張郃很郁悶。
他奉命率軍到隴右三郡填補軍事力量空白,沒想前部三千人到剛出隴道,就遭遇馬超一萬多羌漢騎兵迎頭沖擊。
羌騎槍長馬快,戰(zhàn)力強勁。昔日魏王曹操都數(shù)敗于羌騎之手,割須棄袍狼狽逃竄,何況前部三千先鋒軍還處于兵力劣勢。
最終僅僅逃回來十幾騎通風(fēng)報信。
張郃連忙派人往南安,天水,安定三郡打探,發(fā)現(xiàn)均有西涼軍把守,而駐守上邽的馬超又在一旁虎視眈眈,總想伺機出來干他。
因率輕騎至此,并無攻城器械,張郃眼看進無所據(jù),于是便尋思暫且退兵,從長計議。
結(jié)果剛退入隴道,不斷有小股士兵于兩側(cè)山坡上手持連弩伏擊,這些士兵射完就走,并不戀戰(zhàn)。等魏軍大部隊過去,又尾隨于后,令人頭疼不已。
好不容易在又折損了一兩千人馬后到達街亭,結(jié)果這個五岔路口已經(jīng)修筑了簡易的柵欄,工事,還有約莫萬人扎營于當?shù)?,手持連弩一字排開,擋住了回軍關(guān)中的路。
雖然對面“馬”字號大旗下的那個小將(馬謖)面生得緊,名不見經(jīng)傳,但張郃從其排兵布陣之中看出了此人軍陣嚴整,不可小覷。
若強行沖關(guān),勢必會有巨大的傷亡。
考慮到后續(xù)通往關(guān)中的隴道上很有可能也有其他伏兵,張郃猶豫再三,決定留下一千人馬在原地虛張聲勢,自己親率大部軍馬換一條路撤退。
從隴西通往關(guān)中除了隴山大道,還有一條小道。即渭水河道。
渭水河道雖然難行了一些,但只要放棄戰(zhàn)馬,順流而下回關(guān)中還是很快的。
張郃令人將戰(zhàn)馬悉數(shù)放歸山林,一匹都不留給蜀軍,而后率眾沿著渭水河道退往關(guān)中。
之所以毫不猶豫就放棄戰(zhàn)馬撤退,是因為張郃真的慌了。
行軍打仗三十年,還從未遇到這種奇怪的對手,自己的每一步都在對方算計之中。
原本,張郃是可以在原地等待曹仁援軍的,最終卻是一咬牙,一跺腳,果斷選擇了保存有生力量。
輕騎兵不比步兵,步兵可以步步為營,一邊打一邊修工事。而輕騎兵沒有攜帶多少糧草,且只有跑得快和沖陣兩個能力,一但行進受阻,就需要盡快撤回大營或城池補給。
不然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好在,渭水河道一路上沒有伏兵狙擊,讓張郃大松一口氣。
等到全軍撤處渭水河道,進入關(guān)中平原,一盤點,帶出去的三萬人僅剩不到兩萬。
另一邊,曹仁率五萬步兵日夜兼程,僅用不到三天,前隊兩萬人就沿著隴道殺到了街亭,后隊三萬人及輜重被遠遠拉在后面,綿延出幾十里地。
見街亭已有蜀軍把守,魏軍斥候登上兩側(cè)山頂一番打探,估摸著街亭蜀軍有一萬多人,急匆匆下山報于曹仁。
曹仁看了看身后的五萬大軍,感覺優(yōu)勢在我,于馬上大手一揮。
前隊士卒立即手持盾牌。作勢就要沖陣,硬闖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