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科要不得,皇瑪法和阿瑪都是文理雙修的,四哥五哥不能只當文科生??!
胤禛也沒想到弘歷、弘晝會被這問題難住。
他這才猛然意識到,自己從未關(guān)心過這倆孩子在算學上的天賦,見弘歷過目不忘,弓馬騎射也學得有模有樣,就覺得這孩子很聰明。弘晝雖比他稍差些,卻也算是正常小孩。
但算學和背書好像完全是兩回事。
他不由回憶了下自己小時候是怎么學算學的,在進尚書房以前,他偶爾會和二哥、三哥一起玩,好像是兩個哥哥帶著他數(shù)小木棍學會的。
對胤禛來說,這就跟玩兒一樣。
但他忘了,弘歷、弘晝沒有其他兄弟帶,大人不教他倆,他倆根本就意識不到這還需要學。
胤禛把倆兒子叫到身邊,仔仔細細給他們講了這個問題怎么數(shù)。
“目前排進序齒的阿哥一共有二十四個,阿瑪排老四,比阿瑪年長的三位是伯伯,那么也就是二十四減掉三位伯伯,再減掉阿瑪,剩下多少呢?”
弘歷:“……”
弘晝:“……”
倆小孩又開始掰指頭,胤禛不由嘆氣,“兩只手一共十個指頭,數(shù)不過來的。”
一旁弘時無情地發(fā)出一聲嘲笑,郡主趕緊拽拽他袖子,讓他別得意。
年氏見兩個小阿哥腦子已經(jīng)亂了,擔心王爺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訓斥二人。就道:“王爺,這問題還是要用紙筆給孩子講更清楚明了。”
意思是你們父子去書房講,弘歷、弘晝算得慢些也不會被人笑話。
福晉也道:“是啊,四阿哥五阿哥這是被問懵了,還沒轉(zhuǎn)過彎來呢?!?/p>
胤禛頷首,讓弘歷、弘晝跟他到書房,出門前又掃了眼有點幸災(zāi)樂禍的弘時,“你晚上到書房來,好久沒考校你的算學功課了?!?/p>
弘時:“……”
胤禛走后,福晉便讓眾人各自回去休息。
鈕祜祿氏和耿氏從正院出來,都憂心忡忡的。
“是我的問題,我只顧著教兩位小阿哥背書,忘了給他們教算學了。”鈕祜祿氏道,她甚至沒有關(guān)心過兩個孩子能數(shù)到多少。
畢竟在大人看來,這比被《論語》簡單。
弘歷連那么長的詩都能背下來,怎么可能算不出兩位數(shù)加減?
耿氏笑道:“妹妹不必擔心,弘歷那么聰明很快就能學會的。弘晝慢一點也沒事,又不是什么要緊功課?!?/p>
鈕祜祿氏低聲道:“當今皇上對數(shù)理算學十分重視,皇子皇孫不可不會?!?/p>
耿氏心說那就是王爺?shù)氖虑榱?,他們當額娘的自己都只能算清兩位數(shù)以內(nèi)的加減,也沒法教更多。
胤禛原本以為給弘歷、弘晝講明白其中道理,倆孩子轉(zhuǎn)過彎來就知道怎么算了,終于讓他們算出云安有二十個叔叔后,又出了一道類似的題目。
倆小孩握著筆在紙上劃拉半天,胤禛趁這個當口去書架上找適合給孩子學的算學啟蒙書。
弘歷先寫出一個答案,他下意識等弘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