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阿哥盯著太子看了一會兒,這才轉(zhuǎn)身回屋。
沒回東屋,而是停在灶屋,挽起袖子問姜舒月:“中午吃什么?”
今天兩人雖然是一前一后過來的,但來得都挺早,還不到做午飯的時辰。
前幾天下了一場小雨,山里應(yīng)該長出蘑菇和木耳來了。
姜舒月本來想先帶著馮巧兒她們一起給玉米追肥,之后進山采摘新鮮的蘑菇和木耳回來做菜。
前院的韭菜割也割不完,韭菜炒鮮蘑就是一道非常不錯的時令小菜。
西紅柿也全熟了,可以采摘,做西紅柿燉牛腩。
至于鮮木耳……做一道蔥燒木耳,也很有農(nóng)家樂的感覺。
此外,幾天前被套了黑布套的韭菜根,也應(yīng)該長出這個時代的貢菜,韭黃來了。
韭黃既然是貢菜,用五花肉炒足夠了。
只是湯的食材還沒有著落,姜舒月想進山轉(zhuǎn)轉(zhuǎn),看看有沒有新發(fā)現(xiàn)。
聽姜舒月說想去附近山里找食材,四阿哥便要跟去。
從前小院里也種了蔬菜和糧食,卻沒有異味。這回過來,剛開始也沒聞到。不知是因為馮巧兒揚了把肥灰,還是被她給提醒了,從后院回到屋中,四阿哥總覺得哪里臭臭的。
正好姜舒月也有話對印四說,便與他同行。
那天的契約寫得太匆忙,好多細節(jié)都遺漏了,姜舒月想了幾日,還是決定加一些補充條款比較好。
既然要說私房話,姜舒月沒讓別人跟著,吩咐左小丫把牛腩燉上,又讓立夏和小滿幫廚,這才接過常媽媽遞來的小背簍,帶著印四出門了。
從小院出發(fā)一直往西就能進山,可姜舒月故意拐了一個彎兒,先帶印四去了自己分到的那二十畝地。
走到地頭,姜舒月指給他看:“這是村里僅有的二十畝中等地,是我剛搬來時分到的,我讓佃戶在這里種上了苞谷。不出意外,秋收的時候,這塊地能收獲兩萬斤糧食?!?/p>
四阿哥詫異抬眸。
與后院種的玉米不同,這塊地里的玉米苗過分矮小,湊近了細看還能看到有些葉子尖都枯黃了。
姜舒月才要給他解釋,忽然看見左寶樹從旁邊的玉米地里鉆出來,揮手跟他打招呼。
左寶樹看見姜舒月目露驚喜,大步走過來??熳叩浇安虐l(fā)現(xiàn),她身后還站著一個英俊少年,因為離得遠,剛才沒注意。
“這位是……印四公子?”雖然沒見過幾面,可左寶樹對少年明亮的眼睛印象深刻。
既然左寶樹認出來了,姜舒月便沒給他介紹。才要轉(zhuǎn)頭將左寶樹介紹給印四,卻見對方淡淡一笑:“你是左寶樹,莊頭的兒子?”
左寶樹抱拳:“久仰?!?/p>
印四勾唇:“幸會?!?/p>
等兩個少年寒暄完,姜舒月問左寶樹:“追肥追完了嗎?”
左寶樹正為這事發(fā)愁呢。他指著一株矮小、葉尖有些枯黃的秧苗苦惱道:“下雨之后追肥,肥是追完了,可惜沒什么效果。我讓我爹看過,我爹說肥埋得太深,離根有些遠,怕是糟蹋了?!?/p>
說起種田,被太陽曬得有些蔫吧的姜舒月立刻來了精神。她蹲下身,用手在那株秧苗附近刨了一個淺坑,手法老練。不看她白皙的小手,還以為她是一個經(jīng)驗老道的莊稼把式呢。
她指著土里一些不細看都看不出來的根須,給左寶樹答疑:“苞谷生長分為兩個時期,就像人一樣,第一個時期是生長期,第二個時期是生育期。我們種苞谷,是為了讓秸稈長高當(dāng)柴燒嗎?不是,我們想要收獲的,是果實和種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