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心暗鬼
日子在任務中飛逝。天氣不知不覺已經入冬。
月底我抽空去了一趟烏丸集團總部大樓,參加慣例的年宴。
會場上,我見到了不少與烏丸集團有關聯的政商界人士。
組織成員遍布全球各行各業(yè),有情報人員、殺手這樣專門干臟活的行動組,也有研究人員和企業(yè)家。
干部們都有合法干凈的表面身份,但一般情況下都很少在這種公共場合亮相。出席這種年會的,大多都是為組織提供金錢的企業(yè)家之流。
我和集團下屬的企業(yè)家們基本都是點頭之交。組織里與我關系比較好的貝爾摩德正在美國拍戲。沒有個說話聊天的人,整場宴會我都感到十分無聊。
宴會中途,我在香檳區(qū)碰到了皮斯克。
老人表情慈祥地跟我寒暄了幾句,我禮貌地回應,敬了他一杯。
這位汽車集團董事長是組織的元老級成員,聽說與boss關系不錯,是我父親生前的朋友,也算是看著我長大的長輩。
夜里,我躺在酒店的床上失眠了。
當然不是因為認床,也不是因為身邊少了一個人的體溫不習慣,而是在想事情。
——萊伊的身份可能有問題。
得出這個推測并不難。一切有跡可循。
一個人在短時間內可以偽裝得很好。但朝夕相處時間長了,難免會露出破綻。再聰明的人也不例外。
因為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每時每刻都緊繃著心神。
而當他在我面前心神松弛,露出真實的自己時,某些根深蒂固的行為習慣,以及真正的想法觀念,都會在無意識間流露出來。
剛認識萊伊時,我覺得他冷酷傲慢、殺伐果斷的作風有點像琴酒。但交往了一年多之后,我的看法變了。
只能說,好人裝得再像,和真正的壞蛋相比,還是有些區(qū)別的。
我向來直覺敏銳,不會輕易放過細節(jié),他身上的蛛絲馬跡落在我的眼里全都是疑點。
想在組織里生存,就要時刻保持警惕。無論對誰都不能投入百分百的信任。這是十七歲那年剛進入組織時,琴酒教給我的道理。
當初在招攬萊伊進組織時,我沒想過會遇到這種情況。
畢竟這家伙演得太好,行事作風完全就是個法外狂徒,導致我一開始并沒有懷疑過他。
倘若我對他的推測屬實,那他接近我的目的,恐怕只是想利用我,借著我的關系打入組織內部吧。
按照小說和電影里的描述,這種人是不是就是所謂的「渣男」?
就算這個推測是真的,我心里也沒有什么被欺騙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