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蘭鶴并未在一開始就說出自己的來意,而是先同徐大夫話了幾句家常,再讓他來看診。
中醫(yī)看病講究的是望聞問切,徐大夫也不例外,他先是觀薛蘭鶴的面色,再聽他的聲音、呼吸和氣味,又問他近來的狀態(tài),最后便是把脈。
如此看來,便有了定論,于是乎,徐大夫說:“薛先生食欲差、目干澀,太過勞累。勞倦不顧者,多成勞損。是以哪怕工作再如何忙碌,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我這里給你開些湯劑調理一下?!?/p>
年輕人大都有這個病灶,徐大夫也早就習以為常,開起方子來動作都行云流水。
薛蘭鶴在自家外甥“虎視眈眈”的目光下,也說不出個不必給他開藥委婉拒絕的話。
他這邊看完后就該輪到元寧了,徐大夫照例按望聞問切來診斷他。
“脾胃有些損傷,長期饑餓導致氣血也兩虛,好在挽救及時,沒有傷到肝腎和骨骼發(fā)育。如今應該以健運脾胃為主,補氣血為輔,莫要吃那些大補的食品,以免弄巧成拙?!?/p>
“是藥三分毒,孩子年幼,便不開藥了。若是要養(yǎng)身體,還是得靠食補?!?/p>
這些醫(yī)囑薛蘭鶴早在給元寧體檢時就知曉了,現(xiàn)在也記在心中,并且對徐大夫真誠地道了聲謝。
倆人都已經被徐大夫檢查完了,薛蘭鶴便進入正題——
“徐大夫,若是單用中醫(yī)的法子體檢,應該從哪里開始呢?”
徐大夫興許沒想到他會問這個,愣了一下,倒是來了興趣,跟他探討起來。
大盛朝人一聽這就是為他們來問的,本來對醫(yī)館不怎么在意,這會子也都豎起了耳朵來聽。
因著中醫(yī)沒什么西醫(yī)的設備,就要用很傳統(tǒng)的法子來測試,細分的話有男子科、婦人科和小兒科。
他又細細講了其中的專項檢查,倒是很到位。
大夫們聽著他的話,不由撫須長嘆:“往常我們不怎么重視這些,需知病從淺中醫(yī),有無病癥還是得早早就看了才行?!?/p>
其他人也有自己的看法:
[這個體檢法子看來還需要不少的大夫才行,畢竟大夫們有各自專擅的領域,有的是外科、有的是內科、也有婦科和兒科,各不相同。]
[原來疾行和負重還能測試心肺和腰膝腎的強弱,往常還不曾發(fā)覺呢。]
[如今早夭的小孩可不少,也不可松懈啊,就是太費錢費人了。]
薛蘭鶴為了讓徐大夫說得起勁,也在不斷拋出話題和悄然提醒,好讓對方能夠興致勃勃地講下去。
元寧也在一旁捧哏,脆生生地說徐爺爺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