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月瑤第二天一早去了張家,約了張德一家去鎮(zhèn)上趕集。
今日鎮(zhèn)子里的店鋪和集市都重新開張,十分熱鬧。
那枚白玉戒指她終歸沒敢戴在手上,這么好的東西,她戴著怕被旁人瞧見,心生歹意。
秦月瑤在鎮(zhèn)上買了紅繩,將戒指穿了,戴在了脖子上,衣服一蓋,什么都看不出來,十分妥當(dāng)。
來福飯館也沒再開業(yè)了,這會兒魏掌柜和李三全在里面收拾東西。
見他們來,魏掌柜下廚炒菜,留了幾個人一起吃飯。
李三全一見秦月瑤便眉開眼笑地湊上來,私下里將昨晚的事兒都說了一遍。
他們也沒真把小姑娘怎么著,就拿白面和豬血抹了臉,擱秦家后巷里堵了人嚇了個實在。
小姑娘年紀(jì)不大,膽子也挺小的,嚇得哭濕了衣裙,連聲說再也不敢做壞事了!
秦月瑤接著一起吃飯的便,將要搬家的事情跟張德一家說了。
她托了張德幫忙留意,想等鄴水城的房子租了,把白石村的院子租了或是賣了。
這中間都請張德出面,到時候抽些分成,兩人都有錢賺,還給她省些麻煩。
張德笑著都應(yīng)了,張嫂舍不得她,坐那兒忍不住抹眼淚。
秦月瑤也被她弄得有些傷感,拉了她的手勸了好一會兒。
當(dāng)初她剛醒的時候,是張德過來關(guān)心家里出了什么事的。
后來劉翠花在張家門口鬧,也是張德和張嫂不介意那些流言,跟她認(rèn)了親,還處處護(hù)著他們。
這事兒當(dāng)時她只是感動,可徐大壯來了那么一出,兩相對比,張家人當(dāng)初的舉動,是真的叫她感激了。
他們都是她命里的貴人,她也會像那日認(rèn)親時說的那樣,等她站穩(wěn)了腳跟,一定會幫扶一把。
那日魏掌柜跟秦月瑤把這事兒定了之后,就從堂叔那里把館子接了下來。
正月十七,天氣晴好,魏掌柜帶著妻兒,跟秦月瑤一家一起租了馬車往鄴水城去。
魏掌柜今年二十七,妻子不是慶云鎮(zhèn)的人,他們有一個六歲大的女兒。
孩子文靜,不過馬車上還有個李三全,秦月瑤和魏家夫妻談生意的事情,李三全就在一旁逗三個孩子,沒一會兒孩子們便都是有說有笑了。
李三全跟魏掌柜同村,來福飯館到魏掌柜手里之后,李家把半大的李三全送到來福飯館當(dāng)伙計,他跟在魏掌柜身邊也有幾年了。
這次魏掌柜關(guān)了來福飯館,給其他伙計都包了錢遣了,就李三全說還要留著,繼續(xù)跟魏掌柜和秦夫人做生意。
鄴水城的繁華是慶云鎮(zhèn)不可比的,高樓林立,城市東西兩頭分了東市和西市,都是大集市,城南是居民區(qū),魏掌柜說的居和坊就在那邊。
魏掌柜堂叔的館子在西市三春街的街口,三春街不是鄴水城最繁華的街道,可白日里也是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館子年前關(guān)到現(xiàn)在,招牌已經(jīng)拆了,屋主還沒有回鄴水城,不過魏掌柜有他堂叔給的鑰匙,屋里桌椅都齊全,后廚的灶臺爐子也都不用他們新添。
后院還有兩件偏房,一間拿來堆干貨,李三全說他以后就住旁邊那一間了,省錢還能守著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