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墨冥辰和百里無憂天還沒亮就帶著紅榜從貢院進(jìn)了皇城,這會(huì)試入選的紅榜,等得早朝陛下親自過目之后,就可以讓禮部官員拿到貢院張貼了。
先前休沐了兩日,今日上朝,文武百官都精神抖擻。
會(huì)試在近六百考生中擇取前一百七十人參加殿試,殿試再選百人,除卻三甲入翰林為天子近臣外,余下進(jìn)士皆可入朝為官。
如今看到榜首之人,皆在眾官員意料之中,紛紛跟龍椅上的皇帝陛下和一旁的兩位重臣道喜。
可不是大喜嗎?若是顧文彬殿試再取頭名,就是大齊近五十年來第一個(gè),更是大齊建國以來第三個(gè)三元及第之人。
此等成就,入得翰林,為天子近臣,前途不可限量,指不定那日百里丞相西去,下一任的丞相就是顧狀元了。
小皇帝對此也分外上心,他早就看不慣南書房的太傅了,每次求著母后和三皇叔給他換個(gè)年輕漂亮的,都被他們一口否決。
好不容易三皇叔終于松了口氣,說等春試結(jié)束,在翰林新臣里面重新替他擇一個(gè)帝師。
這會(huì)兒這紅榜上的可都有可能當(dāng)他的新老師,他琢磨著等下了朝就去找人好好打聽一下,這位顧會(huì)元,品行如何,相貌如何?
等滿朝文武湊完了熱鬧,在京城里閑逛了幾天的西涼王也來了。
這一次,想與大齊簽訂的盟約。
風(fēng)行云雖潛入京城,還讓大軍壓境,可這盟約寫得倒是誠意十足。
西涼愿削減與齊相鄰之地的兵防,半年一朝貢,與大齊稱兄弟之國,唯一的條件,是要和大齊和親。
風(fēng)行云登基兩年有余,宮中雖納了幾位妃嬪,后位卻一直空懸,此番他想求娶齊女為后,以修兩國之好。
滿朝文武聽得此事,一時(shí)默然無人進(jìn)言。
外邦大國要求和親,無外乎就是求娶本朝的公主。
先帝膝下沒有女兒,即便是有,現(xiàn)在也不過跟小皇帝一般的年紀(jì),這和親的人選,自然就落在了丹陽公主身上。
丹陽公主如今已年逾二十四,一直待字閨中。
先帝在位時(shí),曾幾次想替她議親都被公主否決,等得新帝繼位,丹陽公主從長公主變成皇長公主,成了大齊身份最尊貴的女人,小皇帝管不了她,更沒人敢上門提親了。
“皇長公主曾請先帝旨意,愿為大齊安寧,帶發(fā)修行五年,此舉關(guān)系到大齊福祉,又是先帝遺詔,不可輕易廢除?!背蒙习倮镓┫嗪蛿z政王都還沒有開口,端坐在龍椅上的小皇帝難得的沒有只顧著看熱鬧,挺直了脊背,一板一眼地說。
此話一出,眾人皆是一愣。
先帝什么時(shí)候有這等旨意?他們可都不知道!
再說了,丹陽公主整日不是設(shè)宴飲酒,就是出府踏青的,聽說越老夫人還在替她物色駙馬了,就這樣還是帶發(fā)修行?
只是陛下都開口了,金口玉言,他說什么就是什么吧。
墨冥辰看向墨文璟,垂眸看到孩子悄悄偷瞥自己手心里寫著的一串小字,苦笑著搖了搖頭。
他就說自家這侄子怎么今天突然開竅了,原來這背后是有高人指點(diǎn)。
墨文璟看完手上打的小抄,干凈利落地說完最后一句:“和親之事關(guān)系重大,待得朕與幾位大臣議定合適的人選,再答復(fù)西涼王也不遲。”
說完話,揮手讓眾臣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