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記酒樓三餐都賣,所以伙計們上工時間也早。
酒樓前有個攤位,擺攤的是個捏泥人的大娘,秦月瑤跟她商量了,讓她早上把空著的攤位租給她,每個月五百文。
秦月瑤也不像其他早點攤那樣,賣包子、賣肉餅或是賣面。
她要賣豆花,甜咸口味都有。
豆花是他們自己點的,前兩天她買了個石磨往裝修得精致的后院一放,還被君修遠嫌棄了一番,等得一碗甜豆花下肚,這人便乖乖閉嘴了。
秦月瑤招呼著大家把泡好的黃豆去皮,這樣磨出來的豆?jié){味道更醇厚。
她估摸著先磨了兩桶,用兩層紗布濾了豆渣后入鍋煮開,倒入適量的鹵水后,就靜等它變成雪白香嫩的豆花了。
咸豆花要做素鹵,這素鹵講究的,可以放很多種菌類,她要拿出來賣,味道好之外,還講究成本,也不用那么麻煩,木耳、花菜、青瓜丁,再加幾朵泡好的香菇剁碎,油爆香蔥下丁翻炒,再加醬油、雞湯、鹽和少許糖,豆粉勾芡后放到小灶上微火溫著就成。
甜豆花的糖水也是現(xiàn)熬的,熱鍋不斷翻炒將糖熬化后入冷水不斷攪拌,到時候再撒上些炒得香脆的花生碎,一碗又甜又香的甜豆花就成了。
之所以買豆花,是因為這幾天她到處轉(zhuǎn)悠,發(fā)現(xiàn)集市上館子里賣豆腐的不少,這豆花倒不多見。
她除了賣個新鮮外,還因為奇秀坊里的早點鋪子,不管是包子還是胡餅,都是重油的肉餡兒,聞著吃著都香了,就是會有些膩。
大清早的,吃幾個包子或是胡餅,配一碗豆花倒是剛好。
彌雅從前也是擺早點攤的,昨天她烙的肉餅還挺受歡迎的,其他人忙著磨豆子的時候,她就在廚房里烙餅。
秦月瑤炒好了素鹵之后在一旁給她幫忙。
彌雅說這種餅他們叫“古樓子”,用一斤羊肉餡用牛油拌好,一層層鋪在搟好的大胡餅里,層與層之間用椒豉相隔,然后放到烤爐里,等肉半數(shù)的時候就拿出來吃,味濃而肉鮮。
等得準(zhǔn)備的差不多了,外面天也大亮了。
秦月瑤和伙計們把棚子支了起來,把豆花和烤好的古樓子也搬了出來。
剛出爐的古樓子果然是肉香濃郁,光看著那層層疊疊,鮮美多汁的肉就叫人流口水,吃一份餅,佐一碗豆花正好合適。
第一個上門來的是彌雅的丈夫,昨天奇秀坊的客人來得多了,他香料鋪子里生意也多,一時沒能走開過來捧場。
昨晚彌雅回去,他聽她講了昨天的熱鬧,一時心癢,今早怎么都要來給自家娘子和秦掌柜捧捧場了。
這剛開張沒什么客人,秦月瑤叫了店里的人都在攤子上吃早點,順便假裝一下客多,吸引一下路人的注意。
見丈夫過來,切餅的彌雅歡喜地擦了擦手,迎了過去。
彌雅的丈夫是齊人,前幾年他跟著商隊去洛央國采貨,見到早點攤上伶俐漂亮的小老板后就給迷上了,在洛央國小半個月,天天光顧早點攤,還跟商隊里的人認真學(xué)了洛央語,最后憑借磕磕巴巴的真情表白,打動了美麗的小老板,還把人家從西域拐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