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文彬今天帶了幾個殿試的同科一起過來吃飯。
如今殿試結束了,明天就要放榜了,朝廷取半數(shù)為官,三百人當中,有一百五十人日后都會入朝為官,大家這也是趁著入朝之前,先跟日后可能成為同僚的人聯(lián)絡一下感情。
尤其是他們這位連中兩元的顧公子,即便殿試不在頭名,只怕也是三甲。
這狀元、榜眼和探花,都是直接入翰林為天子近臣的。
說是天子近臣,其實也就是要成為百里丞相和攝政王其中一人的耳目了。
顧文彬在京城初露頭角時,曾得百里御史相邀同游。
那個時候大家猜測,顧文彬若入翰林,必為百里丞相左膀右臂。
可這陣子風向突然變了,若說顧文彬與梅苑謝首席交好只因二人都出自濱州,又才情相合的話,那他跟君三公子又是怎么回事?
自從顧文彬中了會元之后,與君三公子似乎格外親近。
還有人說曾見著兩人把酒言歌,邀約著往攝政王的別院去。
君三公子不僅是大齊首富,私下還是攝政王和白郡王的好友。
這大齊富商跟兩位王爺之間的往來他們不敢妄自揣測,可顧公子成了君三公子的朋友,還在會試后去了攝政王的別院,這不就是拐著彎地投了攝政王門下嗎?
考生們今天約了顧文彬出來吃飯,除了想打聽一下他的打算外,更重要的,是不管他站那邊,都想求著他在接下來的吏部考核里,幫他們通通路子。
世人都以為一朝科舉,若能得中進士,封官入仕便是萬事大吉了。
卻是不知,比之科舉取仕,更難的還是后面吏部的考核。
吏部考核有“四善”和“二十七最”,不僅考察平行,還要考察為官的各項能力,按照成績的高低,決定去留,好一點的在京中做官,成績稍差的,就要分配各州了。
吏部里有百里丞相的人,可白郡王是協(xié)管六部的,不管顧文彬搭上哪一頭,若能求他幫忙,必是能尋個京官做做,也好過寒窗數(shù)載,最后又要被分去一個偏遠州縣當個地方官。
顧文彬他們一共訂了兩桌,開了三樓的大雅間,一群人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文學,酒過三巡后,才開始跟微醉的顧文彬套話。
顧文彬喝得微醺,但是口風甚嚴,問到后來干脆倒頭裝作大醉不醒。
一眾人什么好處也沒撈著,只能結賬散去。
中午到飯點后來的客人不少,秦月瑤一直在廚房忙碌,等得忙得差不多了,出來給他們這兩桌來結錢了,看到東倒西歪卻賴著不走,說要在這里休息片刻的顧文彬,讓崔二扶了去后院,把人放在了云深床上。
等熬了醒酒湯上來,原本伶仃大醉的人這會兒坐在書桌前,看著窗外院子里蕩秋千的兩個孩子出神。
“想不到顧公子也會裝醉???”秦月瑤將用豆子熬的醒酒湯放在了桌子上,笑了一句。
顧文彬身量高,這會兒縮在按著云深身高坐的桌子前,一副撐頭細思的的模樣倒是十分有趣。
“他們的問題太刁鉆,小生真答不上來?!鳖櫸谋蛉嗔巳囝~角,苦笑。
秦月瑤剛剛去雅間里送過兩次酒,無意間聽到了他們的問題,也有點好奇:“很難回答嗎?顧公子是沒有想好,還是不想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