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人痛快給了錢。
陳觀樓也很痛快,直接給胡大人開小灶,教對方上堂的時候如何應(yīng)對,如何認罪,如何告發(fā)。
“認罪還有講究?”
“瞧瞧,你就是典型的沒當過地方主政官,沒審過案子的技術(shù)官員。腦子都是一根筋。我跟你說,過堂的學問大了去。你是不是認為上了堂,大人問你認不認罪,你直接來個認罪就可以了?”
“難道不是?!?/p>
“你要是果斷認罪,如何告發(fā)?你要是果斷認罪,上面的大人就會果斷結(jié)案,懂不懂??!”
胡大人一臉懵。
竟然有這么多學問嗎?
陳觀樓招手,讓對方附耳傾聽,細細傳授過堂秘籍,如何胡攪蠻纏,如何在‘不經(jīng)意’‘說漏嘴’的情況下,吐露出‘真相’,如何勾當上官,讓他們對案子的幕后感興趣。
并不是每個官員,都會窮追不舍,一查到底。
很多官員秉持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尤其是刑部官員審理貪墨案,就愛犯這毛病。要想法子逼著刑部追查貪墨案,將隱藏在后面的人連根拔出來,就得耍點小心機。
陳觀樓要教的就是這份小心機。
胡大人:……
學到了!
學會了!
只是沒有實操過,不知效果如何。
于是,陳觀樓給他來了一場模擬課堂,反復(fù)練習。
練了幾天,等到了上堂的日子,陳觀樓叮囑對方,“成敗就在今天。是死是活,全看你的表演!記住這幾天排練的精髓,別一著急什么都往外吐。等你活下來,你就知道這一萬兩有多值。”
“只要過了今天這關(guān),確定我不會死?”胡大人還是有些不太放心。
陳觀樓嗯了一聲,“我說保你不死,你肯定就能活。就算刑部判你死刑,我也有辦法將你改成流放。你要是表現(xiàn)得好,說不定流放改成坐監(jiān)。
別看天牢環(huán)境差,坐監(jiān)可比流放強多了。流放是在官府監(jiān)控下下苦力,自生自滅。坐監(jiān),除了不得自由,吃飯不用操心,生病不用操心,還不用干活。你自個好好想想?!?/p>
胡大人琢磨了一下,果然坐監(jiān)比流放強。
流放到偏遠地區(qū),十年二十年后還能活著的就沒幾個。要么死在了流放路上,要么死在了流放地。
哎!
都是一把辛酸淚。
由陳全帶隊,押送胡大人去刑部過堂。
陳觀樓穩(wěn)坐在公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