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軍也一直在接受藏醫(yī)耳針治療,聽力也逐漸恢復,雖然還需要佩戴助聽器,但已經能夠正常交流了。nn
他終于能勇敢在項目組會議中發(fā)言,憑借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和敏銳洞察力,提出了一個全新的運算模型。nn
當他向項目組匯報這個新模型時,卻遭到了一些同事的質疑。他們擔心更換模型會延誤項目進度,甚至可能影響最終結果。nn
面對質疑,陳繼軍沉著地解釋道:"我建議更換模型,是因為之前的模型太容易被動手腳,計量兵風險太高。"
陳繼軍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震驚的舉動。nn
他緩緩解開了自己的圍巾,露出了脖子上的傷疤,然后指了指耳朵上的助聽器,“大家應該都知道,我的聽力有些問題,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我的聽力是因為技術員提前測試,我沒有及時回到安全落點,所以才因為巨大的沖擊力損傷了鼓膜……”n
現場一片寂靜。nn
“正是因為經歷過那次事故,我更加明白安全的重要性。新模型雖然需要更多時間適應,但從長遠來看,它能夠更好地保護我們的工作成果,也能保護每一位參與項目的同事?!眓
他的真誠和專業(yè)素養(yǎng)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人。nn
漸漸地,同事們開始表示支持,紛紛愿意為新模型貢獻自己的力量。nn
林春曉作為項目負責人,也被陳繼軍的決心所感動。nn
"繼軍說得對,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完全支持使用新模型,我們一起努力,一定能夠按時完成任務。"n
得到了同事們的支持,陳繼軍和項目組開始了艱苦的研發(fā)和測試工作。nn
項目組成員們帶著儀器踏入荒涼的戈壁灘,黃沙漫天,烈日炙烤,他們卻絲毫沒有停下腳步的打算。nn
一天又一天,陳繼軍和同事們精確調整每一個參數,結合復雜的算法對導彈進行反復測試,確保數據的可靠性。nn
風沙肆虐中,他的耳邊充斥著電子設備的嗡嗡聲,卻依舊冷靜應對,那份專注令人折服。nn
而與林春曉的合作也變得愈發(fā)默契,他一句話未說完,她已經能準確接住對方的思路,將接下來的步驟安排得井井有條。nn
偶爾,他們會在討論中迸發(fā)靈感,彼此一個眼神或一句短促的提醒,就能推動問題的解決。nn
彼此信任與支持中,林春曉逐漸對陳繼軍充滿敬佩,而陳繼軍則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默契與心安。nn
林春曉也在試探中逐漸有了不同的舉動。nn
比如,林春曉特意給他縫制了加厚的防風沙口罩,口罩角落還繡上了她的名字。nn
她還會在陳繼軍熬夜加班的時候,不知從哪里變出一杯熱牛奶,上面浮著一層薄薄的奶皮,散發(fā)著溫潤的香氣。nn
饒是陳繼軍沉浸在工作中,也能意識到這些舉動過于“熱心腸”。nn
但他也一直沒找到機會去回絕,直到那次深夜停電。nn
基地供電系統(tǒng)老化,三天兩頭跳閘,大家早就習以為常。nn
可這次不一樣,陳繼軍獨自在研究室整理參數,干擾電波讓他的助聽器“嗡”地一聲失效。nn
世界瞬間安靜下來,那種死寂的壓迫感讓他不自覺想到了被關在小黑屋的那天等人來救時候的無助與絕望。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