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把周瑜搞下去?!敝T葛亮緩緩道:“恢復(fù)孫劉平起平坐的局面,不然戰(zhàn)后分配利益,必然是對方拿大頭,丟給咱們些殘羹剩渣?!?/p>
這還是往好了想,若是往壞了想,恐怕劉備方面毛也撈不到
“計將安出?”劉備追問道:“孔明可有什么想法?”
“一般計策對付不了周瑜?!敝T葛亮慎重道:“且容屬下細(xì)細(xì)思量,想出一個萬全之策?!?/p>
劉備素有仁義之名,諸葛亮更是道德模范,但并不妨礙他們算計周瑜。
諸侯之間的爭斗,無關(guān)乎道德素質(zhì),該出手時就出手。
仁義道德,那是對待百姓用的。
若在諸侯之爭中當(dāng)謙謙君子,宋襄公的下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為爭取利益,劉備也好、諸葛亮也罷,二人都不會有絲毫手軟。
就像歷史上,搶劉璋的益州時,劉備同樣毫不猶豫。
席間。
諸將觥籌交錯,時不時就有人向周瑜敬酒。
哪怕是孫權(quán),滿意剛才周瑜的處理,親自上前恭敬敬酒。
氣氛一派和諧,至少江東這邊是這樣。
正在這時,忽然有斥候從外邊闖進(jìn)來,眾人下意識紛紛看去。
“何事?”周瑜主動問道:“莫不是曹賊方面有異動?”
“回大都督?!背夂蛳掳莸溃骸安苜\方面有重大消息傳出”
“說?!?/p>
斥候看了眼周瑜,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顯得非常為難。
“曹賊張榜告示、昭告天下,冊封大都督為荊州刺史”
眾人面面相覷,但也沒有太過吃驚,畢竟丁奉先前當(dāng)眾宣讀過圣旨,孫劉雙方對此事都不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