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得讓全國年輕人看到(求追讀)
在70年代末的中青報,劉一民覺得他們是真敢說,比大報更敢說。上面的一些文章,真正做到了報社名字里“青年”這兩個字。78年在各大報社和雜志的復刊潮流中,10月7日,也就是劉一民到燕大的第三天中青報復刊了。
復刊后第一篇文章就是批判所謂的老子英雄兒好漢、老子fd兒混蛋的文章——《家庭出身該沿襲嗎?》
一時間引起了社會上的熱議,也讓很多人不滿意。青年拿著中青報沸騰了,接下來的報紙上,每天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關于青年問題的文章?;蚺凶璧K青年前進的條條框框,或鼓勵青年們學習知識文化,積極參加高考、學習科學文化等等。
給中青報寫信成了青年表達內(nèi)心的困惑和憤懣的重要途徑,據(jù)說現(xiàn)在中青報經(jīng)常被各地年輕人寄來的信給堵塞門口,劉一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崔道逸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朝著南門的方向焦急地張望,約定的時間已經(jīng)到了,中青報的小編輯怎么還不來?
“老崔,他們找我約什么稿子?”劉一民問道。
劉一民想到這里,內(nèi)心一震,不會中青報要拿自己當劍吧!
“我也不知道,中青報這陣子做的很激進,年輕人無不以看中青報和向中青報投稿為榮。你作為青年作家,他們肯定想讓你說點什么!”
一般的報社約稿是帶著主題的,崔道逸暗道要是到時候給的主題太棘手,但凡看到劉一民有點抗拒,自己就出言幫忙阻擋一二。
崔道逸正想著,忽然一個扎著馬尾辮的女生跑了進來,抬頭一看正是中青報的小編輯。小姑娘額頭上都是汗,跑起來的時候為了避免挎包亂晃,兩只手死死地抓著挎包帶。
“崔老師,不好意思,路上自行車壞了,我將自行車扔到南門,跑著過來的!”小姑娘將手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心的汗水擦干凈才伸手跟崔道逸握手。
“難怪,趕緊坐下歇會兒。”崔道逸心疼地說道,想起自己剛上班的時候,也是這個年紀。
小姑娘微微一笑,轉(zhuǎn)頭看向劉一民伸出手說道:“這位就是劉一民同志吧?”
“一民,我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中青報的于佳佳,于佳佳這姑娘可是個要強的女孩子,復刊后進的中青報,約稿的勁頭讓當年的我都汗顏!”
“你好,于佳佳同志,我就是劉一民?!?/p>
于佳佳看著比自己不大的年輕人,緊張的心多少放下了一點。她剛約稿,勁頭雖大,但有時候面對比自己年紀大的同志總是放不開。
進行了一場自覺流利但較為笨拙的寒暄之后,劉一民終于聽清楚了她的來意。
“于佳佳同志,青年代表什么的我不敢當,只是比平常人稍微努力了一點點,青年代表實在是抬舉我了?!庇诩鸭训囊恍┎屎缙?,聽的劉一民頭大,這么重的頭銜,不得壓死他。
別人不說,就是燕大這群人不得噴死劉一民,寫幾篇文章就成當代青年代表了?誰還沒寫幾篇,就算沒他寫得好,但青年代表這個名頭自己也是爭一爭的。
崔道逸:“佳佳說的不錯!小李白的名號,我在《人民文藝》都聽說了。”
“你們確定要這篇稿子?”
劉一民手里拿著于佳佳遞過來的《豫省日報》,是9月份的,上面轉(zhuǎn)載了一篇文章《催人奮進新一代,天才作家劉一民為考生鼓勁》。劉一民納悶,什么時候這篇文章被省報也給轉(zhuǎn)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