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劉一民竟然給你回信了?
周燕如和章德凝兩人從《燕京文藝》出發(fā)燕大就是為了找到劉一民,她們在出發(fā)前已經通過熟人打探到了《人民文藝》給的稿費標準,千字六塊。
在一面感嘆崔道逸擾亂新人市場的時候,也下定了決心,編輯部一商量,決定也給六塊,六塊拿不下的話就給七塊。
《燕京文藝》最近新?lián)Q了負責人,名叫李輕泉。跟上一任保守怕事的負責人相比,李輕泉的大膽和勇于承擔責任的做法讓下面的編輯徹底甩開了膀子。
大家干勁十足,一心想要約到好的稿子,在界好好揚眉吐氣一把。周燕如帶著章德凝是因為,周燕如是二審編輯,手里面的稿子初審編輯大多都是章德凝,作者是兩人共同負責。
另一個原因就是章德凝是中文系的師姐,跟燕大中文系的學生有天然的親和力。
但是當兩人滿懷信心地來到燕大中文系的時候,卻找不到劉一民。又聽說五四社正在招新,很多新生都去了。兩人一拍腦門,覺得劉一民應該是去參加社的招新了。
燕大這個社不是簡單的學校社團,他們還有自己的社刊,面向社會出售。因為燕大在方面的成就力壓其它高校,所以燕京大量的高校和單位都會訂他們的社刊。
社刊《未名湖》這個名字確立之后,矛盾先生親自提寫刊名并撰寫發(fā)刊詞。
周燕如和章德凝趕到五四社,遇到了中文系的陳健功,他是副社長。陳健功熱情地讓周燕如在社員和準社員面前做了一個簡單的小演講和鼓勵大家勇敢的追逐自己的夢想。
她們本以為劉一民就在下面,后來當眾一問才知道,劉一民這小子跑到《人民文藝》了,頓時覺得呼吸不暢。
這次就是為他來的?又跑空了!
兩人覺得不能白來,一來一回兩三個小時的自行車程,就在學校里面等,讓劉振云三人見到劉一民通知他們一下,結果劉一民晚上就沒回來。
“一民,你是不知道,師姐走的時候,幽怨的眼神。還有周燕如編輯,五十多歲的人了,硬是等了幾個小時。要是有一個編輯愿意為我這么做,那我死也無憾了!”
李學勤神色復雜地說道,當時死皮賴臉的將自己寫好的七千字的小短篇塞到了師姐的手里面,師姐拒絕的很有禮貌。
“這是師姐臨走前給你留的信!”劉振云把放在桌子上的信遞給了劉一民,上面寫著“劉一民同志親啟”。
“謝了,各位!”
“客氣!”
劉一民打開信仔細地看了一眼,上面寫著:
尊敬的劉一民同志:
我是《燕京文藝》編輯周燕如,《燕京文藝》作為國內一家純雜志,讀者遍布全國。您的作品《驢得水》和《高考1977》在國內界產生巨大的影響力,我社特向您約稿,題材不限,稿酬標準為千字七塊。。。。
“周燕如同志還挺客氣的!”劉一民感嘆了一句,將約稿信裝進了信封里塞到了枕頭下面。
周燕如本來是打算先給千字六塊,不行的話再往上提,可是聽到劉一民去了《人民文藝》后就徹底坐不住了,走的時候直接將稿酬標準定在了七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