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的底氣
求月票,求推,大家多支持。
胡大志和蘇培榮連忙跪下,那小黃門手搭拂塵,面無表情,嚴(yán)肅地說道:“口諭,胡大志、蘇培榮勞苦功高,深得朕的信任,著遷兩人至國師府,替朕陪伴國師,欽此。兩位大人,謝恩吧。”
胡大志和蘇培榮連忙謝恩,那小黃門轉(zhuǎn)身就走了。兩人面面相覷,事先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皇帝竟然會下這樣一道圣旨,把他們倆弄到國師府,也不知道是對他們好,還是不好。
自從順德帝駕崩之后,胡大志和蘇培榮就知道他們倆的沒落是早晚的事情,兩人甚至都做好了削職為民,逐出宮的心理準(zhǔn)備,卻沒想到會是這樣的結(jié)果。
不過對這樣的結(jié)果,無論是胡大志,還是蘇培榮,不敢說是十分滿意,也是相當(dāng)滿意了。他們倆都跟秦之初打過交道,很清楚秦之初不是刻薄寡恩之人,到了國師府,即便是他們倆不受重用,也不會讓他們倆受委屈。
胡大志、蘇培榮都是長長地舒了口氣,前者說道:“蘇總管,咱們倆現(xiàn)在就去國師府,找國師報到去吧?”
蘇培榮點(diǎn)了點(diǎn)頭,“雜家在京城也沒有什么親人,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看來只能求懇國師收留了?!?/p>
秦之初在參加完城門口的迎接儀式之后,就借口有事離開了。胡大志和蘇培榮沒有耽擱,出了皇城之后,就騎上了快馬,直奔國師府。
秦之初得知皇帝的口諭后,哭笑不得,胡大志和蘇培榮都是世俗人,留在國師府,對他的幫助并不大。只是他想了想,還是決定留下胡大志和蘇培榮。
“胡將軍。你曾是御林大將軍,麾下將士數(shù)十萬,我這國師府可沒有這么多人,即便是湊出幾十個人交給你操練。都十分的困難,這樣吧,你要是不嫌棄的話,就在我這里做個巡視隊(duì)長,專門負(fù)責(zé)在國師府內(nèi)外巡邏。至于俸祿嗎,你不用擔(dān)心,你做御林大將軍拿多少俸祿。這個巡視隊(duì)長就拿多少。
蘇總管,你呢,就暫時到龔兄手下,給她做個副手,等到日后你熟悉了國師府的情況后,再酌情安排你的工作。你的俸祿,比照胡將軍的俸祿。
不知這樣安排,兩位意下如何?”
胡大志和蘇培榮也說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秦之初給他們的安排,都是些小角色,跟他們以前在大周朝中呼風(fēng)喚雨的權(quán)勢、地位。絕對不能比。但是話又說回來,國師府有比不上皇宮的地方,卻也有皇宮無法相比的地方,別的不說,國師府有數(shù)百個仙師,比皇家供奉院還威風(fēng),能夠在這里做事,不知道要羨煞多少人了。
何況,事情發(fā)展到現(xiàn)在,也沒有了他們倆挑挑揀揀的余地。他們倆要是離開國師府。還不知道會是什么下場呢。
“謝國師收留?!碧K培榮和胡大志一起跪在了地上,向秦之初磕頭。
秦之初任由他們跪下后,這才把他們攙扶了一起,“胡將軍、蘇總管,咱們一起共事過,彼此間不需要那么客氣。你們心中明白自己的本分就可以了。以后不用次次如此大禮參拜。還有,你們倆要是有年輕不超過十五歲的子侄后輩,可以帶到國師府來,本國師會安排人查看一下他們的根骨,要是他們有靈根的話,可以留在國師府修煉。”
胡大志和蘇培榮皆是大喜,“多謝國師?!?/p>
安排好胡大志、蘇培榮,秦之初繼續(xù)抓緊時間修煉,就這樣,又過了兩天,定如拿著一個傳訊符過來找他,“國師,有慧能的消息了。”
慧能曾經(jīng)是僧錄司派出來,保護(hù)秦之初的修為境界最高的和尚,后來,慧能主動要求留在蓬萊島,幫著秦之初在僧錄司內(nèi)部宣傳他的事跡,發(fā)展信徒。
秦之初問道:“慧能大師說什么了?”
定如回道:“國師,慧能大師說如今蓬萊島發(fā)生了巨大的變故,不知道從什么地方突然冒出來一個絕世高手,身邊還帶著一個哈巴狗一樣的靈獸。這一人一獸十分的兇惡,氣焰滔天,把蓬萊島三派壓得喘不過氣來。
另外,慧能大師還說劍眉道長被道錄司安排閉關(guān),一時半會兒回不來了。還有,慧能大師還說他聽到風(fēng)聲,說道錄司和僧錄司都有意征辟國師去一趟蓬萊島,共抗大敵。”
秦之初皺了一下眉頭,“一人一獸就道錄司、僧錄司還有蓬萊派三派壓得動彈不得?他們該有多少強(qiáng)悍的實(shí)力呀?大周什么時候冒出這么厲害的人物了?”
蓬萊島三派中,秦之初對蓬萊派不太熟悉,對道錄司、僧錄司卻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兩司加起來,金丹期高手超過五十個,金丹期大圓滿境界累積起來,也有數(shù)個,他們是一股非常強(qiáng)大的力量,即便是秦之初現(xiàn)在擁有諸多手段,卻也不敢保證能夠在他們聯(lián)手的情況下,全身而退,更遑論是壓著他們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