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須彌山真形,一脈相承
與柯平亂和秦清絕切磋后。
兩人原本就欲轉身離去,來的乾脆,走的也不拖泥帶水。
季驚秋出言邀請二人一同進屋,聊聊武道,他有些關于見神方面的事想要請教下二位。
略作遲疑后,兩人還是接受了邀請,一同落座。
「季兄還未見神嗎?」柯平亂疑惑道。
在他看來,季驚秋的刀法與他們家傳秘式相較,雖然粗糙不堪,對法理的運用也是效率低下,但其立意之高,絲毫不遜色于他柯家傳承之下!
前者是因為這刀招,大概率是季驚秋自創(chuàng),而季驚秋才幾歲,自然遠不能與他們兩家傳承的秘傳相比。
但后者,就尤為恐怖了。
因為武道立意決定的是上限。
粗糙不圓潤是能不斷完善進步的。
但武道立意,可不是說改就能改的。
只要季驚秋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不斷完善,遲早有一日,他這幾式刀招能與他們家族的秘傳媲美。
季驚秋沉吟片刻,思考著該怎麼說。
嚴格來說,在推演丶開辟出第二式刀法后,他就清晰看到了見神的門檻在何處。
這一點很關鍵,意味著他清楚看到了門檻在哪,只要走過去即可。
而這最后一步,也被稱為「淬火」。
就像鍛造一把刀一樣,完成淬火,即可真正出爐。
先前他與這二位的一戰(zhàn),就是「淬火」的一環(huán)。
甚至于,在拿柯平亂磨礪自身刀法時,他就隱隱有踏過這最后一重關隘的感覺,但他并沒有藉此邁過去,因為柯平亂帶來的壓力還不夠,冥冥中他覺得自己還能更圓滿。
只是,這其中的有些話顯然不適合在當下說出來。
「已經(jīng)近在咫尺,我能看到門檻在那,先前甚至有了突破的感覺,但冥冥中感覺自身還差了一絲圓滿。」季驚秋斟酌語言道。
柯平亂聽完后思索片刻,點頭緩緩道:
「武藝修為前三重,『身意』與『明心』都只是技法的磨練,按部就班即可,唯獨見神,稍微麻煩些?!?/p>
稍微麻煩些……這番高論,令在場還未見神的眾人不禁無言以對。
木君誠在旁補充道:「柯叔祖十七歲見神,在歷代武者中,這個速度可排前二十?!?/p>
柯平亂皺了皺眉,道:「不要叫我叔祖了,聽得怪怪的,私下可稱為柯兄?!?/p>
木君誠訕訕然道:「柯兄,這怎麼好意思,豈不是亂輩分了……」
委實說,他早就覺得不自在了,要叫一位僅比自己大幾歲的武者為「叔祖」。
眾人瞥了眼這廝。
也沒見你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