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詔石林。
雷俊穿行于石林間,看著聳峙于此的一根根巨大石柱,腦海中不斷有靈感迸發(fā)。
這里是大兇之地不假,但其中同樣蘊(yùn)含大量天地道理。
石林分布間,仿佛天地大自然在這里設(shè)下的一座迷陣,令雷俊看后,心中有不少感觸。
他先收斂心思,預(yù)計晚些時候再來慢慢研究。
眼下,先留意其他。
岳西陵、張靜真等人同樣都到了這一帶。
石林迷蹤,故而其他人馬都等候在外,只隱約形成包圍石林,并檢查范圍。
岳西陵、張靜真、上官勝、廖杰四名上三天層次的修士則深入石林中。
大家分散開來檢查,短時間內(nèi)都無收獲。
除了岳西陵外,其他人發(fā)現(xiàn)雷俊的可能性極小,雷俊仍舊自己隱于暗中獨(dú)自行動。
搜撿一圈下來,雷俊同樣沒得到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大家似乎一起都撲空了……
才怪。
雷俊人立在一根石柱頂上,俯瞰眼前石林,目光閃爍。
他雙瞳深處,天通地徹法箓光輝流轉(zhuǎn),有節(jié)奏地明暗交錯變化。
那位陳東樓陳道長的下落線索,雷俊確實(shí)沒有發(fā)現(xiàn)。
但他確信,這石林近年來有人來過不說,還整出不小動靜,之后卻又盡量清理善后,掩飾行藏,避免為后來者所知。
以雷俊的洞察力,短時間內(nèi)也難以發(fā)現(xiàn)蛛絲馬跡,還是天書暗面察覺其中有所不妥。
造化變遷,混亂無序和齊整有序之間經(jīng)常往復(fù)。
天書暗面正有令事物混亂和無序的奧妙氣息。
而這一切反過來,就是南詔石林先前經(jīng)歷過的事。
有人先在這里大肆搜撿,之后再抹除痕跡。
某種程度上來說,就像雷俊多次辦事后借天書暗面善后一樣。
陳東樓,應(yīng)該沒有這么做的必要吧?
不管是依蜀山派的說法,還是按照陳東樓過往性情,他都不是個清理自身痕跡藏頭露尾之人。
南詔石林,陳東樓可能真的來過,也留下一些痕跡。
但此后又有其他人到此搜索一番,將這些線索全部卷走。
或是當(dāng)時,或是事后再來表的感應(yīng),選擇了南詔石林方向。
一路找來,長時間不見收獲,張靜真心下嘆息,但也不如何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