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交四萬四千兩上去,還剩兩萬四千兩呢?!?/p>
林學瑾咧了咧嘴,笑的比哭的還難看。
他以為要花時間來勸農,想辦法好好治理地方,半年一年的才能完成任務。
可誰想到,這丫頭一出手,三天時間就超額完成任務了。
他一時間茫然了,都不知道自己該干點什么了。
“錦園,你說,接下來我們該干什么?”
“很簡單啊,先把大街治理好,街上味道實在是太難聞了?!?/p>
“然后買地,嗯,要地也行,從桃園村買來紅薯種子,多多種地,秋天豐收的時候,很多人就不會挨餓了啊。”
是啊,多簡單的方式啊,就照搬桃園鎮(zhèn)的道路走就行了啊,讓百姓不餓肚子就行了。
他這是回到了原來的位置,結果把以前的思維方式也給喚醒了。
“錦園,趙先生當初說的沒錯,你比我強!”
去年桃園鎮(zhèn)種了上千畝紅薯,秋天收貨了四百萬斤。
足夠上萬人吃一年的量,要是以餓不死的標準來計算,養(yǎng)活幾萬人都足夠了。
趙百匯是愿意積極推廣紅薯的,可惜買來種的人很少。
一方面是因為這個時代消息傳播速度太慢,一個村子的事情很容易傳遍村子,卻很難傳到隔壁村。
另一方面是因為惰性,只要能活著就不愿意改變,想改變的時候也差不多餓死了。
有錢有能力改變的人則覺得這和他們沒關系,百姓死活他們都不關心,怎么會關心他們種什么呢?
“錦衣,這六萬八千兩,都用來買地,雇傭人種地。”
“我希望今年秋天,青江府能有個好收成。”
“好的,我覺得再伸手沖大家要錢可能比較難了,第一次他們都很大方,第二次的時候他們都先商量出總額度,然后才商量著每個人出多少錢了?!?/p>
“可能手里沒有那么多錢了吧。”
“不過沒關系,這次我不要錢了,我可以要地。”
林學瑾點點頭,又搖頭,“不對,不對,其中三萬兩不能動,這是百姓們吃飯的錢?!?/p>
“先生,沒關系的,可以動,到時候我再跟大家要一次糧食就好了,大家都很好說話的,從來沒有拒絕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