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者雖有修為在身,可面對萬丈的高度墜落,源者也和凡人差不了多少,無非是能憑借體內(nèi)源氣折騰幾下,讓自己死相比凡人好些。
源師能御劍飛行,大源師更是能不借助飛劍遁光而行,二者皆是能以遠超源者的速度趕路,且視萬丈溝壑于無物,也能運轉(zhuǎn)體內(nèi)磅礴源氣,抵御千壑雪域的寒冷。
但二者也需要準備足夠恢復(fù)體內(nèi)源氣的手段,讓自己一直保持巔峰狀態(tài),才敢試圖穿過千壑雪域。
畢竟面對千壑雪域的寒冷,源師和大源師若是不動用源氣護體,就算他們?nèi)馍磉h超源者和凡人,下場不至于和源者、凡人一樣,踏入千壑雪域的頃刻間化作冰雕,但也只是比起源者和凡人,多遭很長一段時間罪罷了,到了最后也難逃成為冰雕的下場。
但估計也沒有哪個源師和大源師那么蠢,能在千壑雪域里面把自己給凍死。
話說回來。
可即便源師、大源師做足了準備,能活著走出千壑雪域的概率,也只有十分之三。
為何只有十分之三的概率?
對于源師、大源師來說,藏在雪下的萬丈溝壑,還有千壑雪域的寒冷,都不算什么危險,因為他們都能輕易應(yīng)付。
最大的危險,其實還是來自于那些,蟄伏在千壑雪域之中,數(shù)不清的強大兇獸。
因此他們必須時刻保持巔峰狀態(tài)才行。
所以一般情況下。
唯有源君境修士,才有很大機會,安然無恙的走出這千壑雪域。
畢竟源君修士和大源師之間,已經(jīng)有了質(zhì)的變化,可以破虛而行,更是可以斷肢重生,也能靠著強大的肉身,不動用體內(nèi)源氣的情況下,以肉身硬抗這千壑雪域的寒冷,千壑雪域里面蟄伏的兇獸,更不會冒然對源君境強者出手。
其實千壑雪域很少有人踏足,因為不管去哪里,都有繞開千壑雪域的路,雖然路程要比直接從千壑雪域通過遠不少,但至少安全。
一般也只有磨煉自己的修士,才會在千壑雪域邊緣地帶活動。
這也是天一殿留下千壑雪域的原因,這里已經(jīng)算得上一處大眾的修行寶地了。
而且天一殿也專門在千壑雪域之中,建造了一處天一閣,設(shè)置了試煉場,用來供天一殿弟子在其中歷練。
而李舟君自然打算走千壑雪域趕往薛族。
畢竟繞路的話,只怕又要浪費不少時間。
當(dāng)然最重要的是,別人眼中兇險無比的千壑雪域,在李舟君眼中其實也并沒有什么危險。
李舟君此時已經(jīng)踏入了千壑雪域。
途徑千壑雪域外圍的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