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部隊的主要領導人選必須要嚴格挑選,政治可靠忠誠是第一位。
推薦人選這個擔子交到李干這里,他是非常謹慎的。
正因為了解,所以謹慎。
許多人看得到的是槍炮之間的對抗,看不到的是思想理念之間的腐朽和侵略。
那么強大一支部隊在海外,遠離祖國兩萬里之遙,時間一長,還是不是東大的部隊?
因此,李干謹慎,且深感壓力巨大。
在到西北之前,他看了一份內(nèi)務通報,是陸近山拿給他的。
是地方一名副部級干部的背叛國家罪的案件,觸目驚心,發(fā)人深思。
罪犯叫趙金康,滬上副市長。
東大和美國之間的密切交流是從1980年開始的,在當年的年底,東大向美國派出了3批干部干部,赴美學習先進行政管理經(jīng)驗。
此后五年里,保持著每個季度派遣一批的頻率,向美公派干部進行培訓。
這些干部里,以縣處級干部為主,即處級干部、縣團級干部,而且要求是青年干部。
青年的定義是45周歲以下。
向發(fā)達國家學習經(jīng)驗,當然是必須的。
了解別人的發(fā)展,才知道自己應該怎樣發(fā)展才能趕上別人,別人走過的路,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應該學回來用上。
這無可厚非。
只是,在這項事務中,我們忽略了資本主義的狼子野心,也高估了我們一些干部在面對花花世界的時候,那輕而易舉崩潰掉的意志。
派出去學習的干部里,有地方干部,也有軍隊干部,不過,以地方干部為最。
1980年派出的第一批赴美學習干部里,趙金康是佼佼者。
此人系小將出身,他的成名作是把他老爹老娘拉出來批了,一時之間名聲大噪,后來小將團滅,讓人費解的事情發(fā)生了。
趙金康不知道怎樣操作的,不但沒有被清算,反而搖身一變成了另一個縣的正科級干部。
不但如此,反而還步步高升,到了1980年,成了市里的重點培養(yǎng)干部(副處級),后來,所在縣改區(qū),而且劃入了滬上市,行政級別一下子升了一級。
于是,趙金康隨著機構(gòu)升級原地升了一級,成了正處級領導干部,被推薦到了第一批赴美干部學習班里。
六個月的學習回來之后,趙金康把他的所學完全發(fā)揮了出來,短短兩年,便引進了好幾億的外資投資,直接搞出來一個國家級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
憑借著這個政績,他升任滬上市副市長,風頭一時無兩。
滬上市是直轄市,副市長是副省部級干部,可見,趙金康的晉升速度是火箭式的。
從區(qū)長到副市長,還隔著區(qū)委書記這么一個非常重要的崗位,而且,區(qū)委書記之后,很可能還要在廳局部門當個一把手過渡個兩三年,這才能上任副省部級副市長。
因此,趙金康這個晉升速度就是火箭式,一步到位。
祁廳長自始至終,身為公安廳長,正廳級,直到他死的那一刻,都沒能得到他魂思夢繞的副省級……
只能說,在經(jīng)濟掛帥的年頭,只要能拉來投資,招來企業(yè),什么都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