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一套筆墨,別的什么都沒有。
進來之后就不許再交頭接耳了,除非考官或是陛下有問,否則誰也不許開口。違規(guī)者,罷輟考試資格。
今兒吏部的官員,以及三閣重臣加起來,數十人之多。
可以說,一人監(jiān)考兩人的程度。
進來檢查了筆墨,再等了不過半盞茶的時間,就聽到‘陛下駕到——’的聲音。
所有的人朝著中間那條御道轉過方向,然后拱手,躬身行禮,等著御駕親臨。
桐桐的大袖子就派上用場了,該拱手的時候她沒拱手,她是雙手交疊,雙手的拇指都朝上,手心刻意的朝下壓。別人都躬身,她則微微傾斜了方向,絕不對著小輩的方向躬身。
禮儀之邦,晚輩對長輩行禮,但是長輩對晚輩并不是完全沒有禮儀。
在禮不被看的特別重的情況下,誰也沒有注意到他們的動作。
都沒見過皇上,因此,也都偷眼去看這位帝王。
小皇帝一張娃娃臉,臉蛋圓鼓鼓的,笑瞇瞇的,一咧嘴,那臉上的小奶膘都要飛起來了。
他往龍椅前一站,眾人見禮,他朝著大臣的方向還禮,行的是弟子禮。未曾親政,國事全賴大臣,他行這一禮,是該的。朝臣避讓,這是自謙。
這一套都行完了,他才往龍椅上一坐,袖袍一揮,便有人來送考卷。
當場查驗,當場開卷,然后分發(fā)下去。
卷子一到手,依次落座。
桐桐掃了一眼卷子,就又不由的朝這小皇帝看了一眼:這是出什么事了嗎?
殿試的題目當然得皇帝出,這次這個試卷出的吧……估計滿朝的大臣都不自在了。
是的!他的
萬里扶搖(13)三更
齊文超又看向金肆曄的卷子,然后看了金鎮(zhèn)北一眼。
這個卷面字跡練的不錯,仿的是太祖的字體。太祖的書法之盛,世人皆贊,這一手字練的,下了大功夫了。
再看著內容,他說這個王莽,他也承認王莽改制的政策是有可取之處的,但他說王莽錯在太急躁了,步子太大了。將利弊羅列的很明白。
不以王莽的人品說事,只論這個人的所作所為對天下的影響在哪里。
說到曹丕,他也不談這個人篡漢的問題,只說曹丕執(zhí)政,比如曹丕對有一統(tǒng)江山的志向;比如,曹丕施政的方向是富國強兵;比如他改革官制,整頓官風;再比如他消除割據、促進民族融合。
完整的講述一個歷史人物,這點時間是不夠的。他特意摘出來的這些,可都是意有所指的。
比如,富國強兵,整頓官風、消除割據、促進民族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