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桐朝她擺手,她這才往甲板上去了,卻不敢遠離。
陸劍山終于覺得不對了,這次的差事,值得朱寶祿這樣的人親自來迎接?人家什么身份,自家什么身份?就是林叔珩有伯爵的勛爵,那也不能跟朱寶祿這種大區(qū)的大帥比呀。
可朱大帥親自來了,一見面就密談,怕是事有些棘手吧。
朱寶祿跟林叔珩打過交道,知道這是個什么人,也就沒廢話。直接指了指掛著的地圖,然后手指點在一個島上,“這是濟島,古稱島夷……屬朝鮮,距離倭國卻也近……”
桐桐點頭,她知道這個地方。
這個地方在三國時期被稱為‘州胡’,史料記載:其人短小,言語不與韓同。皆髡頭,其衣有上無下,略如裸勢。
到了唐時,《新唐書》關于這個地方,是這么記載的,說它:衣大豕皮,夏居革屋,冬窿室。地生五谷,耕不知用牛,以鐵齒杷土。初附百濟,后附新羅。
朱寶祿就說,“按說,這個地方歸朝鮮,他們乃是藩屬國,便是借用或是駐兵,未嘗不可。況且,朝鮮國主與咱們的關系特殊,這幾年似有黏合之意??赡铣c北邊不同,他們與倭國勾連甚緊……”
桐桐坐在邊上,對著地圖思量半天,這才道:“咱們得統(tǒng)一幾個重要的點。”
你說!
“其一,戰(zhàn)需得有名。也就是說,主動挑起戰(zhàn)端的不能是咱們,若要開
萬里扶搖(121)三更
船在海上飄著,桐桐躺在船艙里,還是睡不著。
半夜起來,挑燈繼續(xù)對著地圖,這一對著,就是半宿。
朱寶祿夜間巡艦,見林叔珩的船艙之中,燈火還亮著呢。他問甲板上的守衛(wèi),“一直亮了?”
是!還不曾歇著。
“吩咐下去,子時值崗用飯,給林大人帶一份?!?/p>
都子時了,桐桐面前被放了一碗海鮮面。她抓起筷子慢慢吃著,腦子揣摩的是每一步的細節(jié)。此次,她為前鋒,朱寶祿坐鎮(zhèn)后方。
一旦出海,并不能跟后方保持聯(lián)絡。因此,她的主張和想法比朱寶祿的建議更重要。
在地圖上這么端詳那么端詳,一次一次在腦子中推演,一次又一次的又推翻,而后再重來。
海上考量的因素太多了,這對自己來說,確實很陌生。
一整晚,燈燭在搖曳,她也靠在桌邊,就這么呆了一晚上。直到一絲天光亮起來,她才吹滅了燭火,重新躺下了。
真的乏了,在船上這才睡著了。
秦敏站在甲板上,朝要過來的陸劍山擺擺手,壓著聲音道:“輕點,我們大人天亮才睡的。”
一晚上時間,干嘛呢?
不知道!反正燈亮了一夜,影子映在出來,好似也站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