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這么想完,她一下子反應(yīng)過來了:“楚國不是那個打算吧?五十八高齡,何至于此?太難為老人家了。”
她在那邊越想越可樂,嘎嘎嘎的高興,四爺卻抬頭,看著掛著的輿圖瞇了瞇眼睛。
項燕該到了楚國了吧!
其實,廢了項燕就算了,讓之后滅楚時少一些阻礙而已。
可現(xiàn)在,楚國這個計策用的,誠心惡心人呢!
遷都?遷都……亂??!
項燕是否還可用呢?莫若再用此人一次吧。
無立足之地偏又不尋死之人,心性之堅毅,常人不可及。他必要設(shè)法立足!楚國棄他,他便被逼入絕境。
如何能突圍呢?
四爺心說:復(fù)國!復(fù)項國,這個借口極好。
項燕心懷項國,出兵而敗乃是滅楚主力。以鄉(xiāng)勇兩萬,換楚兵八萬,焉能不算勝呢?
若有項國,鄉(xiāng)勇盡皆項國貴族,其利在以后,未必?zé)o人支持。死者已矣,活著的終歸是要活下去的。一樣搏命,為何不為自己搏一份大前程呢。
只要項國能立國,能吃下楚國,那原項國后裔,得何等烜赫?
給項燕以借口,他便能突圍。
他想突圍,必亂楚國。楚國內(nèi)爭,彼此消耗,此時秦國出兵,哪有拿不下的道理?
在心里再過了一遍:可行!
于是,進宮赴宴,他到的便早了。跟嬴政說這件事,消耗楚國三年,三年后取楚,必定能一舉而下。
嬴政:“……”這是文淵君
秦時風(fēng)韻(118)一更
這一年冬,宋玉常進出大秦長公主府,文淵君相陪。
據(jù)說,文淵君頗喜宋玉早年所作《神女賦》,常與宋玉宋先生議文論賦。
議文論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