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一早起來,大梁的城門洞開。
蒙恬急忙喊:“長公主——長公主——降了——”
什么?
“降禮!降禮!”
桐桐跟著出去,遠遠的看去,白茫茫一片。她立馬喊:“整軍?!?/p>
“諾——”
桐桐一身鎧甲,坐于戰(zhàn)車之上,未動分毫。
魏王帶著魏國君臣,自城門而出。
三百步的距離,魏王走的極其艱難。他的雙手被綁在身后,上身坦露著,口中銜著玉璧。
《周禮》中降禮有規(guī)定:國君’面縛‘、’銜璧‘’肉袒牽羊‘。大夫需得衰绖,士需得輿櫬。
這個意思是說:國亡,投降之禮,國君應(yīng)該被縛住,口中含玉璧,赤著上身,行牽羊之禮。而大夫們身著喪服,士則需得攜帶棺材而來。
此浩浩蕩蕩一群人,停在十步之外。
魏王看向戰(zhàn)車上的女子,而后緩緩跪下,口含玉璧,不能言語。
桐桐自戰(zhàn)車下,而后走過去,取下其口中玉璧。
期間,對方咬住不松口,抬眼跟桐桐對視。
桐桐要撒手,對方牙口一松,玉璧入桐桐之手。
此玉璧乃祭祀神器,獻出玉璧,乃交出國祚之意!
魏王道:“魏國亡國之君,率魏國臣民,降大秦。大秦萬年!秦王萬年!”
桐桐取出佩劍,將捆綁他的繩索砍斷。
魏王掙脫繩索,邊上便有人遞上刀刃。他接到手里,又叩首:“亡國之君,可赴死。求秦王赦我臣民之罪!”
桐桐看著服喪之人,此禮儀為假葬禮,為國君之葬,為魏國之葬。
不論穿喪服,亦或是帶棺木,盡皆表達可死之態(tài)度。
桐桐雙手接過其手中匕首,而后才道:“赦爾之罪!赦爾等臣民之罪?!?/p>
“臣可萬死,求秦王留我宗廟!”
“免其死罪,留爾宗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