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博武的狼狽離去,并未在紅旗溝掀起太多波瀾。對工人們而言,那不過是又一個被顧建業(yè)“教做人”的外來者。但對顧建業(yè)本人而言,卻讓他心里產生了一絲波動。
他并非沒有好勝心。前世,他能在人才濟濟的設計院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技術,還有那份不甘人后的銳氣。只是,兩世為人,經歷過生死和榮辱的巨大起落,他早已將這份銳氣深藏于內,轉而追求更本質、更實在的東西。
但林博武那種發(fā)自骨子里的、對實踐的鄙夷和對理論的盲目崇拜,以及他背后所代表的那一整個脫離實際的“學院派”體系,觸動了顧建業(yè)的某根神經。
他意識到,僅僅在紅旗溝這個小小的天地里證明自己,是遠遠不夠的。
思想的壁壘,才是最堅固的壁壘。
如果不從根源上,從理論和理念的制高點上,對當前國內建筑設計領域的某些錯誤思潮進行一次徹底的沖擊,那么,就算他把紅旗溝建成天上宮闕,在那些“專家”眼中,依舊不過是“奇技淫巧”。未來,還會有無數(shù)個“林博文”、“林博武”站出來,用他們那套所謂的“標準”和“規(guī)范”,來阻礙真正有價值的建設。
他要做的,不僅僅是建設者,更要成為標準的制定者。
而眼下這場全省范圍的競賽,無疑是發(fā)聲的最好平臺。
那個深夜,顧建業(yè)靜靜地坐在燈下,思考了一整夜。
第二天,當周靈和沈若雪看到他眼中的血絲,關切地詢問時,他只是平靜地將一份寫好的報名表,遞給了周靈。
“幫我把這個,寄到省城的競賽組委會。”
周靈接過報名表,看到上面“參賽人:顧建業(yè)”幾個字時,整個人都愣住了,但眼睛里露出難以抑制的驚喜和興奮!
“你你決定參加了?”
“有些道理,需要換一個地方,跟一些特定的人,好好講一講?!鳖櫧I(yè)的語氣,聽不出任何情緒,但感覺就像馬上要噴發(fā)的火山一般。
“好!我馬上去辦!”周靈興奮地拿著報名表跑了出去,仿佛比自己參賽還要激動。
顧建業(yè)報名參賽的消息,很快就在省城的設計圈里傳開了。
但在林博文、李志凡這些早已聲名在外的“天之驕子”看來,一個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連大學都沒上過的鄉(xiāng)下知青,不過是來當炮灰的,甚至連讓他們正眼瞧一下的資格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