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圣、尊師鄉(xiāng)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在禮儀中,喪禮的產(chǎn)生最早。喪禮于死者是安撫其鬼魂,于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
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
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xiàn)形式。
“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xiàn)標志著禮儀發(fā)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jié)極盡其能。
而這拜師之禮也是十分講究的,蘇言記得,弟子向老師贈送六禮束修,古時六禮包括:芹菜,寓意為勤奮好學,業(yè)精于勤;蓮子心苦,寓意為苦心教育。
紅豆,寓意為紅運高照;棗子,寓意為早早高中;桂圓,寓意為功得圓滿;干瘦肉條以表達弟子心意。
第二行跪拜,雙手獻茶之禮。第三老師回贈禮品,隨后各位師叔,都會對這個弟子送去自己的禮品,皆是祝愿這位弟子能夠在他們門派修德身心,最后能夠成長為一名出色的弟子。
然而還不等蘇言回憶完,他曾經(jīng)看過書里面的各種禮節(jié),墨痕卻又擺了擺手說,“我們門派一向標新立異,我們勇于創(chuàng)新,我們不會像你曾經(jīng)看到的那些,俗氣的門派一樣。
我們的拜師之禮,可是十分新穎的,這將會是你前所未聞,這將會是你一生都在懷念的拜師禮儀,把你腦子里那些,亂七八糟的收起來,怎可與我五道寺相提并論?!?/p>
蘇言嘴角狠狠一抽,去你妹夫的標新立異,去你妹夫的拜師新穎,蘇言看著這個人的行事作風,他有一種感覺,這肯定不是什么好事,蘇言覺得可能確實是讓他‘銘記’得一輩子。
然而這個時候,法度生卻來拆臺了,他平淡的語氣,一如往常,好像一片平靜的湖面,然而這一次這片湖面,卻仿佛有著層層的漣漪,不知是剛才有飛鳥,劃過湖面還是說,下面有魚兒露出嘴角。
“師傅你就不要嚇唬他了,什么標新立異拜師新穎,我們門派,根本就沒有那些東西,好嗎?我們派不是從來不舉行那些半是禮儀嗎?只是改口叫過師傅,奉個茶就算禮成了。你說那么多,嚇唬他做什么?”
蘇言一愣,哦,好家伙,竟然是在騙他,不過他們門派倒是很是隨意,平常不都需要一個拜師禮嗎?如今竟然改口叫個師傅,奉個茶,就算是拜入師門了,當真是標新立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