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陷入短暫的安靜。
江元勤待在原地許久,竟全然忘記了呼吸。
他順著卞青松那近乎癡迷的目光望去,一眼便認出了那個埋頭吃面的人。
陳馗,國經(jīng)院的資深大儒,在京城文壇,誰人不識,誰人不敬?可此刻,他捧著碗大口嗦面的姿態(tài),那份急切與投入,竟像個餓了天的難民,全無半點大儒應有的風范。
再看眼前的卞青松,江元勤能看懂他的表情,那分明就是眼饞,嘴饞!
他無法理解,也無法想象,一碗面而已,究竟能蘊含何等驚天動地的美味?
侯茂杰那等紈绔子弟被迷了心竅也就罷了,為何連這兩位見慣了山珍海味、常年生活在京城的國經(jīng)院泰斗,也為此物露出了這般近乎失態(tài)的著迷?
“老師!”
江元勤的聲音陡然拔高,語氣中帶著一絲他自己都未曾察覺的慍怒。
此刻他很不滿,明明這一整船的人,都是來自大乾各地有名的文人雅士,他們在這里本該吟詩作對、探討文道。
可如今,滿船才子竟對高雅的詩詞文賦置若罔聞,反而全都圍著一碗凡俗吃食打轉(zhuǎn),這成何體統(tǒng)!
這一聲怒喝,如平地驚雷,總算將卞青松游離的神思給強行拽了回來。
老祭酒緩緩抬起頭,臉上滿是被人打擾清夢的不悅,目光渾濁地看著眼前的年輕人,語氣極不耐煩:“何事喚我?”
江元勤強壓下心頭的不快,雙手捧著自己那卷精心裝裱的錦帛,鄭重遞上:“學生有一首詞作,特來提交?!?/p>
“有詞作便放在那邊,吵我作甚?”卞青松的視線又開始不受控制地往陳馗的方向瞟。
江元勤一愣,追問道:“老師不先過目一番?”
“自有評審團統(tǒng)一觀摩品鑒,這便不勞你操心了?!北迩嗨蓴[了擺手,語氣中透著一股深深的疲憊。
其實文會伊始,每有詩詞遞交上來,他都會興致盎然地細細研讀,并就其內(nèi)容,與周圍的學者交流探討。
但每一次研讀,他都會在潛意識中,拿手中的作品與那晚的“東風夜放花千樹”作對比。
那首詞如同一座無法逾越的巍峨神山,矗立在他心頭。
他想看看,這些被譽為青年才俊的學子,他們的才情,距離那真正的“仙人之筆”,究竟還隔著多遠的距離?
然而,不知不覺間,那首詞便成了他心中錨定作品上限的唯一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