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辛苦撫養(yǎng)自己長大的母親,魏遲真心怪不起來,因此好聲好氣哄道。
“娘,以后您不要去為難攬月,她拿走的東西,我日后定給您掙回來?!?/p>
“您這些年辛苦養(yǎng)育我和小妹,我一刻不敢忘,等明日面圣時,我會為您請封誥命,讓您風風光光度過晚年?!?/p>
從小到大魏遲為表孝心,都會說為她請封誥命,雖不懂誥命能做什么,卻不妨礙她心生歡喜,連道幾聲好。
忽然魏母想起趙氏囑托,順道講與魏遲聽,魏遲雙眸微閃。
他都快忘了趙家,忘了趙安年。
前世趙安年因他舉薦,入了天德書院讀書,一路順風順水,甚至比他先結交恪親王世子。
新帝繼位后,趙安年與他政見不合,沒少給他使絆子。
若不是他使計,坐上首輔之位的不一定是他。
趙家也不是好東西,幼年貧寒時,母親走投無路,向娘家借銀給他交束脩,趙家非但不借,還狠狠的羞辱他們母子。
后來他與趙安年矛盾漸大,魏家和趙家直接斷了往來,魏母被氣病,險些離世。
沒想到他們一如前世那般,找上了她心軟的母親,求他為趙安年舉薦,魏遲心中一陣惡心。
忘恩負義的狗東西,不知廉恥。
“遲兒,我知道你心里有疙瘩,可是趙家畢竟是我娘家,安年那孩子雖然不及你聰明,但也不是毫無用處,將來入朝為官也能成為你的助力?!?/p>
這些話魏母自然想不到,都是聽趙氏畫大餅說的。
魏遲斂下神色,淡淡道:“此事日后再說?!?/p>
既然他已經回來,定不會給自己造一個勁敵。
……
次日,眾官朝拜。
金碧輝煌的大殿之上,坐在龍椅的男人一襲暗紅色的長袍繡著滄海龍騰的圖案,衣襟處的胸肌若隱若現(xiàn),顯得格外慵懶魅惑。
那雙多情又淡漠的眼眸,薄唇微抿似笑非笑,令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重新回到朝廷中,魏遲望著前方高矮不均的人頭,心情復雜。
前世他站在最前方的位置,距離圣上不過幾步距離,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今成了最不起眼的小小探花,當真可笑。
君堯淡淡掃過殿門新科探花,眼底劃過冷意。
真有意思…方才他若沒看錯,這位小探花似乎對他充滿不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