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衙內(nèi)。
衙役領(lǐng)著柳夫子和李鈺走進(jìn)二堂,雖然柳夫子腿腳不便,但卻沒有誰敢小瞧他。
李鈺緊跟在他身側(cè),小臉上帶著一絲緊張。
趙明德迎了出來,臉上勉強(qiáng)擠出一絲笑容“敬之兄久不出門,今日怎有雅興來縣衙?”
”趙大人。”柳夫子不卑不亢,”聽聞貴衙以妖書之名查封松林齋,還要緝拿我這學(xué)生李鈺。柳某特來澄清?!?/p>
趙縣令瞥了眼李鈺,心中暗驚:這就是寫《西游記》的七歲孩童?
居然是柳夫子的學(xué)生,這事有些棘手了。
”敬之兄有所不知,”趙縣令斟酌著詞句,”有人舉報此書蠱惑人心,本官這才命典史例行查問……”
“荒謬!”
柳敬之直接打斷“老夫雖未細(xì)讀此書,但市井所傳,不過是石猴出世,龍宮借寶,大鬧天宮,最終被佛祖鎮(zhèn)壓于五行山下的故事!”
“此等神魔斗法之事,古已有之,何來妖邪之說?”
“難道《山海經(jīng)》、《搜神記》亦是妖書不成?趙大人飽讀詩書,當(dāng)知子不語怪力亂神,然亦非視神怪為洪水猛獸!”
“《西游記》其意,分明在警醒世人,縱有通天本領(lǐng),若狂妄悖逆,終將難逃法網(wǎng)!此乃勸善懲惡、匡扶正道之言,何來蠱惑人心?”
趙縣令被問得啞口無言,胸口發(fā)悶,柳敬之句句在理,引經(jīng)據(jù)典,他根本無法反駁。
柳敬之不給趙縣令喘息之機(jī),話鋒一轉(zhuǎn),指向李鈺。
“再說老夫這學(xué)生李鈺,七歲稚齡,便能熟讀三百千,研習(xí)《四書》,其才思敏捷,老夫生平僅見!”
“他寫《西游記》,不過為籌措束脩,以求進(jìn)學(xué),其心可憫,其志可嘉!如此向?qū)W上進(jìn)的良才美質(zhì),竟被污為‘妖童’?”
“趙大人!此等污名一旦坐實(shí),豈非斷送他一生前程?斷送我望川縣一個未來的棟梁之才?此等行徑,與戕害文教何異?”
“老夫倒要問問,這究竟是哪家的道理,哪家的王法!”
柳敬之聲音陡然提高,帶著凜然正氣,震得二堂嗡嗡作響。
李鈺站在夫子身側(cè),感受著那份如山岳般厚重的庇護(hù),心中激蕩不已。
“這……”
趙縣令被這連珠炮似的質(zhì)問逼得連連后退,臉色一陣紅一陣白,額頭冷汗涔涔。
之前他就聽說柳敬之年輕的時候鋒芒畢露得罪了人,所以被打斷了腿,斷了科舉之路。
沒有想到都已經(jīng)人到中年了,還有這般銳氣,柳敬之的話他根本沒法接,也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