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嬪唯一的念想沒了,整個人無精打采的:“臣妾知道了!”
皇后安撫道:“以前那么多年,你不也過來了嗎,現(xiàn)在只要像以前一樣,深居簡出,一個人安安靜靜的,你就會平平安安,惠嬪啊,只要你沉得住氣,你的福氣在后頭呢!”
惠嬪聽得云里霧里的,但是她確信皇后娘娘是不會騙她的,皇后娘娘這么說,就一定有她的道理。
蘇博文辭官
皇后敲打過之后,惠嬪總算歇下了心里那點小心思。
把自己的情緒隱藏起來,對外稱病,皇后也順勢免了她的晨昏定省,惠嬪就徹底不出門了。
周貴妃倒是來找了幾回茬,可是惠嬪一直臥床養(yǎng)病,她滿身力氣打到棉花上,也就罵了幾句,悻悻然走了。
高貴妃復(fù)寵,這朝堂上又開始暗流涌動。
皇后的娘家父親齊大人是正三品大司農(nóng),他一生只得兩女兒,大女兒進宮做了皇后,小女兒則嫁給了唐太師的兒子唐延駿。
齊皇后母族勢力低微,自然不能跟手握兵權(quán)的周家相提并論,這也是周貴妃囂張跋扈的原因。
但這也是齊皇后后位穩(wěn)固的原因。
惠嬪看不懂,皇后何等聰明,如何看不懂。
皇上現(xiàn)在把高貴妃放出來,這是又忌憚著誰了。
很快,周老將軍就班師回朝了,皇上念他戎馬一生,軍功卓著,封他為定遠侯,侯位可三代世襲。
不止如此,為了安撫周貴妃,還將周貴妃封為皇貴妃,地位僅次于皇后。
不知是周貴妃在冷宮里學乖了,還是心機長了,這一次,她竟沒有到皇后面前炫耀,也不找其他嬪妃的茬了。
皇后自始至終都一臉淡然,似乎這一切都跟她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只叮囑顧淮宇,好好用功,功課和武藝都不可荒廢。
皇上給周家的賞賜一下來,蘇博浩與周良見面的次數(shù)更頻繁了,蔡正林也時不時露個臉,倒是三皇子,出現(xiàn)過那一次就再也沒見過了。
這個三皇子顧淮宸,與太子同歲,出生也只比顧淮宇晚一個月。
比起顧淮之的唯唯諾諾,顧淮宸更顯得溫和又落落大方。
他母妃得勢時,他也不曾跋扈,甚至在周貴妃苛責宮人的時候,他還會替他們求情,在宮里是出了名的好人緣。
周貴妃被打入冷宮前,還是有不少人私底下認為三皇子也有儲君風范,如今,皇上再次器重周家,大家都在想皇上是何用意了。
周老將軍回朝之后不久,蘇博文也率兵回京了。
皇上與接待周老將軍一樣,率領(lǐng)文武百官親自出宮迎接。
但與接周將軍不同的是,蘇博文回京,幾乎全京城的人都出動了,百姓們自發(fā)組織,迎接的隊伍從城門口一直排到了皇宮。
蘇博文和蘇家軍所到之處,歡呼聲一片,姑娘們的手絹,孩子們的玩具,成年人的蔬果點心,一路不停地往他們往士兵手里塞,甚至有人虔誠的跪拜,那盛況,比皇上登基場面還大。
皇上臉上噙著笑,親自牽著蘇博文的手進了皇宮。
只有寥寥幾人發(fā)現(xiàn)皇上眼里那絲陰郁。
蘇博文此行一舉將大殷趕出西境,還將之前被西境奪走的城池都拿了回來,立下了不世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