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
當書籍被翻開的一瞬間,無數文氣如同開閘的洪水,一股腦地從那一個個文字中涌現,繼而被劉燁識海中的文心雛形吸收。
就這一頁紙所提供的文氣,已然超過了劉燁這數日苦功。
劉燁眸光越來越亮,心神已經完全沉浸在文氣的海洋中,達到了傳中的忘我之境。
寂靜的宅院中,除了后院偶爾傳出的馬嘶,就只剩下書頁翻動時的嘩嘩聲。
從日上三竿,一直看到日薄西山。
這一時間,劉燁全都在讀書中度過。
直到將這本書全部看完,劉燁這才從那種忘我的境界中退了出來。
“呼~爽!”
合上書冊,感受著識海中無比充盈的文氣,劉燁不僅沒有感到絲毫疲憊,反而覺得神清氣爽。
再看那枚文心雛形,在大量文氣的滋養(yǎng)下,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
比之剛開始,大了整整一圈,好似下一秒就要破殼發(fā)芽。
此時的文心雛形,差不多能在文道長河中堅持三息時間,提升不可謂不大。
要知道,文道長河的沖刷之力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不斷遞增。
看似只是增加了兩息時間,實則提升10倍有余。
這還只是一本圣賢書所提供的文氣,即便剩下的那七十九本只有一半水準,也足以將文心雛形蘊養(yǎng)到難以想象的程度。
“不過如此一來,學富五車這個成就可能得無限延期了。”
圣賢書不同于話本,即便劉燁擁有一目十行且過目不忘的本領,也得慢讀細品才能記住其中內容。
稍微敷衍一點,剛讀過的內容便會立馬忘記,就好似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將其一點點從腦海中擦去。
這便是文道修行的玄妙之處,很難用常理度之。
再次拿出一本書攤開,這本蘊含的文氣明顯差點意思,應該是某位大儒的作品。
一晚上的時間,劉燁讀完了三本文學著作。
除了文氣又提升了一倍外,他最大的收獲,還是對文道修行方面有了深刻理解。
這一切要歸功于那本【文道修行全解】。
根據上面的記載,文道修行大致可分為九個階段。
九品啟靈境、八品修身境、七品養(yǎng)性境。
此為文道下三境,尚處于文氣積累階段。
除了靈魂力比一般人強大外,并不具備特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