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洋吃完飯回到南榮大學后,先去了趟獵神樓。
準備找獻祭巨藤戰(zhàn)斗,消消食。
最重要的是,習慣改變是一種日積月累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必須要經(jīng)常戰(zhàn)斗,鞭策自己。
獻祭巨藤的攻勢依舊非??癖俾缗瓭阆?,每一次抽擊都帶著撕裂空氣的尖嘯,狠狠地砸向秦思洋。
秦思洋的身影在巨藤狂暴的攻勢中左突右閃,然而他的每一次回避,都顯得生硬僵硬,甚至有些呆滯,仿佛是一個剛接觸戰(zhàn)斗的生手。
他的步伐比起之前顯得遲疑,每一次攻擊都帶著極大的停頓,破綻百出。
他能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在不斷試圖做出本能的反應(yīng),然而他硬生生地壓制住了這種沖動,讓自己回歸最基礎(chǔ)的狀態(tài)。
在生死關(guān)頭,強忍住下意識的反應(yīng)的動作幾十次后,秦思洋終于能夠不去分神克制自己想起習慣性動作。
遭受了獻祭巨藤單方面吊打一個多小時后,秦思洋的動作和反應(yīng)漸漸回歸到一種近乎初始零經(jīng)驗的狀態(tài)。
他與獻祭巨藤的戰(zhàn)斗,能夠堅持的時間越來越短。
但他心中絲毫不慌,反而體會到了一種“返璞歸真”的狀態(tài)。
他的雙眼平靜如水,呼吸穩(wěn)如泰山。
他的戰(zhàn)斗技巧變得簡單,甚至可以說是笨拙。
沒有華麗的連招,沒有復雜的動作。他的每一拳丶每一腳,都象是初學者在重復基礎(chǔ)訓練一般,笨拙丶生硬,但極致純粹。
藤鞭再次襲來,他并未急于使用【饗邦】躲避,而是站在原地,眼睜睜地看著那股狂暴的力量砸向自己。
感受著體內(nèi)力量的變化。
直到快被擊中,才進行躲閃。
生死臨界之時,他距離一種特殊的感覺越來越近。
雖然從未成功在最后關(guān)頭躲閃掉藤蔓的攻擊,但秦思洋心中有了底。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閃避都變得更加精準。
不再依賴戰(zhàn)斗本能,而是憑著對于獻祭巨藤的攻擊方式的完全判斷,觀察著巨藤的動作軌跡,甚至去體悟那藤蔓揮舞時帶動的空氣流動。
每一次移動,都是提前預判了大部分攻擊方向,再得出安全點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