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以孝義立國,若李子城真敢動手毆打授業(yè)恩師,那便是自絕于天下,絕無活路。
面對恩師方孝孺的厲聲斥責(zé),燕王朱棣竟未動怒。
他對著方孝孺沉聲道:“你說孤不該起兵靖難,可曾想過孤的處境?建文初登大寶,便聽信黃子澄、齊泰讒言,急不可待地要削藩!”
“他囚禁周王,廢黜代王,軟禁齊王,逼死湘王!更遣兵圍困順天,對孤步步緊逼,如視仇寇!”
“孤被逼至絕境,為求活命,不得不裝瘋賣傻,在那骯臟豬圈里,與豬同食,茍且數(shù)年!”
“方先生!你口口聲聲念著世受皇恩,既為帝師,當(dāng)時為何不直言進(jìn)諫,規(guī)勸建文遠(yuǎn)小人、施仁政?反倒坐視奸佞當(dāng)?shù)?,將孤生生逼上這條絕路!”
說到激憤處,朱棣猛地轉(zhuǎn)頭,目光如電,射向李子城:“你,為何不跪?”
李子城騎虎難下,只得硬著頭皮道:“學(xué)生既已拜入恩師門下,恩師視殿下為逆,學(xué)生自當(dāng)同仇!”
不料朱棣聞言,竟放聲大笑:“哈哈哈!方孝孺,你倒是收了個好弟子!”
他踱近兩步,銳利的目光審視著李子城:“小子,你方才那番話,孤在門外聽得一清二楚。若非親耳所聞,孤真不知這普天之下,竟有人比孤自己更懂孤的心!”
“孤再給你一次機(jī)會?!?/p>
朱棣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壓,“跪下!之前種種,孤可一筆勾銷。你老師是塊硬骨頭,不畏死??晒虏恍?,你這年輕后生,也不懼粉身碎骨?”
“只要你此刻歸順于孤,”朱棣拋出誘人的籌碼,“孤可助你成為第二個方孝孺!讓你做天下讀書人心中的楷模,萬世敬仰的清流砥柱!”
朱棣此言,絕非虛妄。
身為即將登臨大寶的永樂皇帝,更是《永樂大典》的奠基人,他確有翻手為云覆手為雨之能。
若他愿意,足可讓一個籍籍無名的書生,一夜之間名動天下,位極人臣。
然而,身為穿越者的李子城,豈會輕易被這帝王心術(shù)所惑?
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若此刻低頭應(yīng)允,等待他的下場,只怕比方才那只被分食殆盡的老鼠,更加不堪!
念及此,李子城深吸一口氣,朗聲道:“燕王殿下厚意,學(xué)生心領(lǐng)。然學(xué)生寧愿追隨恩師同赴黃泉,也斷不敢因一己貪生之念,玷污了恩師一世清名!”
李子城這番擲地有聲的回應(yīng),不僅令方孝孺眼中泛起一絲欣慰,更讓朱棣嘴角勾起一抹難以察覺的笑意。
李子城此前關(guān)于削藩的洞見,讓朱棣頓感豁然開朗;而他削弱錦衣衛(wèi)的構(gòu)想,更是令這位即將登基的王者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