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內部進行激烈爭吵的同時,奉天方面亦有著極為熱烈的政治活動——國會情愿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
自從1905年清廷下達預備立憲的詔書后,各地便掀起了立憲活動的浪潮,東三省雖然位置較為偏僻,但亦有波及。到了1907年8月,梁啟超和蔣智由在東京建立政聞社,以圖靠發(fā)動和組織一定社會力量來脅迫清政府認真準備實行立憲政治。政聞社自成立伊始便組織了數(shù)次請愿活動,上書要求開國會、實行立憲,并企圖打入朝廷內部延攬大權。雖然清廷很快就以“過激舉動”為由下令查禁了政聞社,但國內與政聞社性質相似的許多團體仍在為倡議立憲四處活動,且這些團體的首腦往往頗有背景,清政府不得不有所遷就。
為了合理“收編”這類政治團體,當年9月清廷便諭令各省模仿西方議會形式設立諮議局,作為“采取輿論之所”,“憚其指陳通省利弊,籌計地方治安”。年底時奉天諮議局成立,不久又由官辦改為紳辦,吉林與黑龍江兩省亦緊隨其后。到鐵礦與鐵路兩場談判開始時,奉天已完成了省諮議局和府州縣議會的成立和選舉工作。
當然,這不是民主政治的開始——議員名義上由府州縣各級選民選舉,實際上由于選民占總人口的1還不到,等于是由地方官指定,議會根據(jù)有關章程規(guī)定,選舉議長,定期開會,為地方興利除弊。由于當時并沒有確切的人口統(tǒng)計,清政府以漕糧數(shù)等相應折算,奉天省50名,吉、黑都是30名,在全國范圍內看來是屬于比較少的。
雖然奉天省人數(shù)不多,但由于徐世昌的手段和開明,有關政治沖擊在東北各省雖然不像內地那樣轟轟烈烈,但效果并不差,“大凡預備立憲的政體全都布置得極為周密”。他所主持的官制改革是清末地方政體改革為數(shù)不多的成功者之一,大家為其鼓舞,也沒有太過激的行為。考慮到近年來的影響,沈麒昌、禹子謨、禹子驤、黃炎培、陳茂德幾個都被指定成為代表,本來柳亞子很感興趣,但他來奉天時間不長,又忙于籌辦《奉天時報》的出版,結果就沒能當成。秦時竹、葛洪義等不是官吏就是軍警,是沒有資格當選的。
沒資格當選不等于沒影響力,由于秦、禹二人奉命交涉修鐵路事宜,當即成為議員們較為關心的話題,不斷有人前來打聽消息。在諮議局中,以沈麒昌為首的遼陽派雖然不同于勛舊出身的盛京派,但因為東北從來就不以科舉見長,朝中退下來的官員亦少,因此遼陽派為主的商紳占據(jù)了諮議局的主流。這些議員一方面從政治角度關心談判進展,另一方面又從經濟角度關心談判進展,形成了極為熱烈的雙重炙烤。
秦、禹兩人一時間無法招架,只能以“事關機密”為由絕口不提,當然禹子謨在諮議局里是拍了xiong脯表態(tài)“絕不賣國”的。
……
“軍方以為,鐵路守備隊必不可少,可以有效監(jiān)視俄國和zhina動態(tài),萬一有事可直接出動維持秩序。筑路可以,但要求按南滿鐵路的方式操作,即同時擁有附屬地和駐兵權?!眱河裨刺墒恰拔渲闻伞钡闹饕?,在有關鐵路修筑談判案中持有較為強硬的立場。
“問題在于本來美國方面已同意向zhina提供貸款,由于其一貫標榜‘門戶開放’,‘尊重中國主權’,如果我們逼人太甚,會適得其反,造成這條路修不成,這對帝國利益是很大的損失。現(xiàn)在不同于日、俄戰(zhàn)爭時期,英、美對帝國在滿洲的勢力已比較反感,不應過分刺激他們。”后藤新平對此持有較為溫和的態(tài)度。
“那也應該堅持中日合辦,由帝國控制實際上的經營。”
“兒玉君,zhina目前興起了收回利權的運動——吉長路剛剛露出合辦的意思就招來一片反對聲,而在zhina南方,反對聲音尤為強大了。在此情景下,帝國不適宜直接作為zhina的靶子出現(xiàn)?!?/p>
“成為靶子又怎么樣?大日本皇軍戰(zhàn)無不勝,zhina人不是我們的對手,如果他們敢反抗,那就意味著第二次日清戰(zhàn)爭,我將率部隊打到北京去?!?/p>
“很多事情不是光憑武力就可以解決的。三年前中國的‘抵制美貨’給美國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使得帝國的商業(yè)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F(xiàn)在為了挽回頹勢,美國努力在營造寬松氣氛,我們如果堅持過于強硬的態(tài)度,會面臨與美國當時一樣的局面,這對帝國在zhina商業(yè)的擴展是極為不利的。”
“如果不派兵,怎么保護僑民安全和利益?而且不以路權為抵押,怎么確保貸款的如期歸還?”
“兒玉君,據(jù)我掌握的情報,奉天方面最近幾年設立的產業(yè)如遼陽公司、三電公司、文明公司等,表面上看是由不同的人在管理,但他們真實的總后臺其實是奉天巡防營統(tǒng)領秦時竹,這個人你應該比我更熟悉。”
“嗯,聽說過?!?/p>
“此人早在日、俄戰(zhàn)爭時期就和皇軍合作過,特高課的小林君曾有過較高評價,相信他能保護僑民的利益。萬一真的出現(xiàn)問題,軍方也有借口出兵干涉,到時候就名正言順。至于抵押……”后藤嘿嘿一笑,“那就涉及到鞍山鐵礦的合作,遼陽實業(yè)希望以這方面的合作換取鐵路的修筑。換而言之,如果拒絕鐵路修筑,非但與鐵路有關的利益要受損,而且鐵礦的權益亦無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