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放聲大笑,“果然是你們家,眾人有所不知,喬家雖然行商,但是難的是仁善。每次災害來臨,喬家都會帶頭捐銀子捐糧食,我老家也在江陵這件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我爹說過,喬家雖是商戶,但骨子里卻有一股子傲氣和善意?!?/p>
喬香蘭小小地挺直了胸板。
“我爹還在的時候,就教導我?guī)孜桓绺绾臀遥f我們能做到如今,少不了民眾的支持,民眾好,我們才能好?!?/p>
在場的多是官宦人家的家眷,對于這些還是有些敏銳度的,但他們的這些見地,無一不來自家族和丈夫。喬香蘭這樣,雖是商人,但家中能有如此思想,實屬難得。
“喬家實在是仁義。”
“是了,行善積德,我輩楷模。”
“喬夫人,不如一起坐,我有手上有幾個鋪子,你來給我點建議。”
喬香蘭聽了一嘴,“夫人手上貨物積壓,不如半買半送?!?/p>
那夫人蹙眉,“什么意思?!?/p>
“積壓的貨物成年了,賣不出價格,不如讓來購買的顧客買一些,這些堆積的貨物就可以以一半的價格便宜賣?!?/p>
那夫人眼神一瞬間就亮了,這實在是好個主意,不光是可以賣了手頭的貨物,就連陳年的貨物也可以一并處理了。
“實在是高見啊,喬夫人?!?/p>
眾人七嘴八舌地圍過來,跟喬香蘭訴說著生意經(jīng),企圖從她這里得到些建議。
大家族,又有誰是靠著每月的俸祿過日子的呢?多是錢生錢,鋪子生錢,以此來發(fā)財,讓家族興旺。
不少夫人還是很懂做生意的。但再懂,哪里有喬香蘭這樣,從小耳濡目染到大的呢?
場面一時間難以預料的火爆起來。
鄭老太看著三兒媳婦侃侃而談,臉上都是欣賞之色。
“我原本還擔心你娘,結果她表現(xiàn)得很好。不卑不亢,想來日后打入這些夫人的圈子,不是問題?!?/p>
“娘在來之前是很擔心的。不過爹好好安慰了她,她也就不緊張了?!?/p>
鄭老太又覺得小兒子也好,這性子好,難怪找的媳婦也是個性子好的。只是這兩口子的好,襯托的老二兩口越發(fā)不像話了。
她嘆口氣。
剛才那些夫人說喬家是商賈,銅臭味。他們并未把喬香蘭的事往外說,天大地大的,這么多姓喬的,他們是如何知道喬香蘭是哪個喬家,自然是有人說出去的。
至于是誰說的,老太太不傻,剛才那幾人都和何氏關系很好,要不是何氏,就見了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