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定比他李愛國強。
還拼啥啊。
所以,這李愛國也不說了。
這倆人是兩頭都占理。
兒子要拼搏,老子想他安穩(wěn)。
都對。
就這樣。
又僵持了。
誰都不說話了。
時間一分一秒。
晃眼。
都夜深了。
三人還是干坐著。誰都不肯讓步。
終究還是老父親祁連山,他看著堅定的祁同偉,就像照鏡子一樣。
就像是二十年前的自己。
那個丟下鐮刀去追征兵隊的自己。
那時,他只有一個念頭。
拼了。
現(xiàn)在回過頭來想想。
要是自己不是命硬,真的回不來了,那么他們母子該多凄慘!
所以,本質(zhì)祁連山還是自私的,他也是為自己拼。
他不想再當農(nóng)民了!
最終還是祁連山開口了。他想最后再勸一勸兒子。
想象中的能吃苦,和真正的吃苦是兩回事。
就像祁連山剛到前線的時候,他以為他會很勇敢,但是,當子彈貼著他的耳畔飛過的時候,他害怕了。
他全身都在抖!
勇氣是后天自己給自己的,恐懼是本能的。
祁連山目光堅定地望著祁同偉,語氣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與深沉的父愛:
“同偉,你知道子彈穿透身體的一剎那,人的第一反應(yīng)是什么嗎?”
他的話語仿佛穿越了時空,將祁同偉帶入了那些戰(zhàn)火紛飛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