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魔王翼膜下畫風(fēng)一轉(zhuǎn),成功瞬移到二代天使身邊時,一股強烈的不祥預(yù)感便立刻支配了本就不算充盈的大腦!
當即,“zazhong”便猛然意識到自己大概要放棄屠殺二代天使的念頭了
不知是對魔力探測的敏感,還是那像是刻意極力降低其存在感,最終導(dǎo)致敵人忽略的細眼在最后的最后無意間,忽的瞥到了照亮周遭的光芒。
原本神色狡黠,仿佛從中透露著“得手了”慶幸的眼睛立馬改為前所未有的恐慌,連在半空順利站定的余韻都沒法做到就立即投身到下一個任務(wù)——
這“zazhong”還真是命運多艱啊
只見,“zazhong”先是順從著頭重腳輕的身體向后躬腰一倒,緊接著便三足同時發(fā)力,踏著空就是全力一蹬!
甚至連視線都未對齊,僅僅靠著魔力探測的預(yù)估就做出這樣看似魯莽,實則亦魯莽的舉動,向二代天使發(fā)射的“驟雨麥芒”金色彈丸的方向極速飛奔!
這個時候的“zazhong”還是仰天背地的狀態(tài),也就自然會想聚焦自己的視線,至少得看得見“驟雨麥芒”金色彈丸的目前動向再說!
然而,這只是一般人的慣用思維,至少“zazhong”自己是不會那樣做的
因為,發(fā)射彈丸的對象不是別人,正是二代天使啊!
換句話說,正是因為發(fā)射的對象是二代天使,才能將發(fā)射地點選取得這樣的恰到好處。
無論是參考自己與魔王之間的距離,亦或是考慮到相對應(yīng)的應(yīng)對突發(fā)事件發(fā)生時,自己該保持怎樣一個必要程度之內(nèi)的距離。
無論是彈丸發(fā)射的角度,甚至是事先曾被二代天使忽略過的風(fēng)向問題都在二代天使的考量范圍內(nèi)
恐怕,就算是讓身為敵人的紅蓮看來,都會贊不絕口吧!
然而,該說是驕兵必敗嗎?
也正是因為二代天使在事發(fā)前的顧慮一反常態(tài)的多,反倒在即將完成之際下意識的大松了口氣,放松了警惕,才讓給了魔王最終能夠鎖定二代天使的所在位置的機會
當然,撇開二代天使最終的敗筆不談,前期的諸多處心積慮著實為“zazhong”的攔截新增不小的挑戰(zhàn),甚至讓“zazhong”強迫自己放棄了固有的慣性思維,選擇放棄用眼睛對彈丸的所在位置進行確認,而是單純用魔力探測來辨別自己進發(fā)的方向,并中途攔截!
像是馬兒奔跑時那樣的,“zazhong”在踏空奔跑時總會有一個腳尖是并未著地的,而這個過程又會沿著順時針的方向一路循環(huán),若是將此鏡頭放慢則會更直觀地感受到“zazhong”腳步順序和節(jié)奏是多么的一致。
近了,近了,更近了!
當“zazhong”在一點點的縮短著與“驟雨麥芒”金色彈丸之間的距離,卻仍舊斷定現(xiàn)在還不是最能做出破壞整體“流線型”的時候。
還要更加接近,“zazhong”才行確保計劃的萬無一失
終于,似乎是判定已然達到了出手的最佳時期,“zazhong”終于主動打破了當下身體所呈現(xiàn)的“流線型”——
然而,卻不是什么簡單的伸手抓握,而是更匪夷所思地大張它那如同鋸齒般的森森獠牙!
而至于“zazhong”為什么會這么做呢?
原因也很簡單——“zazhong”它就沒有手。
是啊,畢竟那渾然天成般的“苗條”身材也不會輕易發(fā)現(xiàn)手臂與軀干間的間隙。
自然,一旦世人這樣想后,便也壓根不會發(fā)現(xiàn)那只是因為“zazhong”單純的沒有手臂罷了
那這么說,難不成“zazhong”正欲試圖通過“咬合”或是“一口吞”的方式獨自承受二代天使一整個攻擊技能的全部嗎?
它是想替魔王結(jié)結(jié)實實的挨這一刀不成?
對此,只能說——是,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