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將一顆熾熱的鐵球放置于一根冰柱的最頂上般,但前提是無人知曉鐵球的具體溫度以及冰柱的具體高度幾何
鐵球達(dá)成勝利的標(biāo)志為——在還保有些許熱量的情況下,成功的縱穿整根冰柱。
而冰柱達(dá)成勝利的標(biāo)志則為——在與鐵球接觸部分還尚有余韻的情況下,成功的攔截鐵球。
而如此對立格局的最好寫照就直觀的體現(xiàn)在當(dāng)下,體現(xiàn)在“涅盤重生”與“神判獄焰吼”的終極對決!
它們存在的本身就像是無淵之泉,無根之水。
誰也不會知道它們所具備的能力底蘊究竟為何,誰也不會明白它們所持有的魔力總量價值幾何
但這終不是人們最關(guān)心的。
他們最關(guān)心的到底還是兩虎相爭,鹿死誰手!
就雙方對立的站位來說,“神判獄焰吼”位于攻擊位,是主動出擊的一方;而“涅盤重生”則位于相反的防御位,是被動防守的一方。
諷刺的是,這個站位就輿論而言對“神判獄焰吼”沒有一點好處,就因為它是主動出擊的一方,是最先挑起爭端的存在!
諷刺的是,這個站位就輿論而言對“涅盤重生”充滿了好處,就因為它是被動防御的一方,是就常理而言理所當(dāng)然的,相對弱勢的存在!
而現(xiàn)實往往比這更諷刺
回到主線,會這么說終究不是沒有原因的,從新星魔王與巨大的黃金龍首相持的局面便能看出,上述形容絕非虛言!
將眼光發(fā)散開來,由新星魔王獅鷲下方所襲來的“神判獄焰吼”便可不僅僅看作一樁擎天的火柱,而是由無數(shù)火花、火星、火線、火苗、火種等等組合而成的集合體。
是看似攻不可破,實則只要境界凌駕于其上,便能縱觀它無數(shù)的破綻!
放眼當(dāng)下,“涅盤重生”所遵循的就是這樣的原理——
只見,在新星魔王下方的“涅盤重生”就像個永無止境地融化著的巨大巧克力外殼,于受熱面的下方位置無止境的因為烘烤的緣故而外溢著漆黑的液體。
而相對位置更為微妙的上方位置則成為提供漆黑液體不斷外溢的源頭,源源不斷的于最頂端蕩漾起漆黑的漣漪
而所生成的漆黑液體的性格也是十分的乖張,頑劣——
它們絕對不會老老實實的遵循著物理法則的一直堆疊至最下方才受制于重力的關(guān)系而脫離!
反而是更隨心所欲的,有仇必報的,無時無刻不應(yīng)對著“神判獄焰吼”的傾巢來襲!
在巨大的黃金龍首內(nèi),籠罩在“涅盤重生”中的新星魔王牢牢的把握著一輪盡管不大,但很有可能接下來乃至決戰(zhàn)終了都是它們的獨立空間。
盡管大致范圍也就延伸至成年人將拇指與食指張開到最大的程度,但這個距離對于新星魔王來說,卻已然相當(dāng)足夠了——
宛如中了某種不可抗力般,“神判獄焰吼”在進(jìn)入到這個奇異的領(lǐng)域后竟開始逐步瓦解,上述所形容的無數(shù)火花、火星、火線、火苗、火種,或?qū)⒃贌o凝聚力可言!
而由半身“涅盤重生”所直接對抗的漆黑液體則宛如早就被規(guī)劃好了般,像是紛紛按上了眼睛似的無不找上組織給自己安排的抗?fàn)帉ο?,?dāng)機(jī)立斷的傾盡全力去消磨它,污染它,最終尋求與它同歸于盡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