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的海貨指的就是海里面那些文物。
海洋考古隊弄出來的叫文物,他們這種“民間探墓者”弄出來了就得叫海貨了。
大約是害怕蘇奇真的搞一包海貨給他,船員最后說:“算了,看在老板你們包船大方的份上,后面的當俺送您的?!?/p>
從船員的描述中,蘇奇得知了后面幾年發(fā)生的事情。
海底考古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搞完的事情,船上的許多文物在水流的沖刷下,能散布到很遠的地方,因此“南海一號”博物館建成之后,a國仍舊在打撈附近海域中的散落文物。
這原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但怪異的地方在于,散落的文物太多了。
南海一號建成的年代距離現(xiàn)在足有好幾百年,以專家計算出來的數(shù)值,承重頂多就在兩三百噸。
然而打撈出來的文物重量已經(jīng)遠遠超出這個范圍了——這還不算a國考古隊撤離后,來到這里“探險”偷撈的民間手藝人打撈出來的部分。
更加詭異的地方在于,流落到民間市場上的文物中有許多跟第一批被打撈上來的南海一號船載文物年代不同,經(jīng)過專業(yè)人士的鑒定,比南海一號的造船時間還要早上至少一千年。
“有人就猜當初那艘船上有文物販子,專門把咱們a國的文物倒去給外國人,沒想到翻了船?!?/p>
船員說完,表示這說法沒什么人信,畢竟船的承重在那里,再怎么樣也不可能承載超出承重量那么多的貨物出海。
“當時的船長也叫綱首,綱首要為整條船負責,不可能讓船超載這么多?!彼D了頓,“另外一種說法,相信的人比較多?!?/p>
“什么說法?”
船員做賊似的看了看四周,壓低聲音很小聲的跟蘇奇說了個詞:“海神寶藏?!?/p>
他似乎在顧忌著什么,沒敢說的太明白,但蘇奇自己整理一下,就知道了個大概。
他們這次的目的地石芒島是一個火山島,由二十到五十萬年前的海底火山爆發(fā)形成。這附近一直流傳著海底寶藏的傳說,據(jù)說海神會將海底的所有寶貝都聚集在南海的寶洞里,誰找到這個寶藏,就將擁有足以匹敵整個世界的財富。
石芒島附近的海域一直沉船不斷,在南海一號被打撈出來之前就一直有人慕名來打撈寶藏,不知道持續(xù)了多少年。
南海一號被發(fā)現(xiàn)后,源源不斷的打撈、仿佛無窮無盡的文物,也讓這個傳說變得越來越可信。
船員說話的時候一直在小心的觀察四周,直到說完才終于松了口氣。
誰知道就在說完最后一句的時候,肩膀上突然被人重重拍了一下。
這一下毫無預(yù)兆,別說是這個船員,蘇奇都被嚇了一跳,后背起了一身白毛汗。
就見船老大不知道什么時候走到他們身后,虎著臉用本地話罵了那個船員一頓,又十分警惕的看了蘇奇一眼。
蘇奇聽不懂他們說的話,只知道大概的意思是不讓船員跟他說這些東西。
因為之后不管他再問這個船員什么事情,船員都不肯繼續(xù)了,甚至退了他一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