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營扎寨后,劉備當(dāng)晚便將鄒靖請到自己軍賬之中商議,當(dāng)然了,桃園四結(jié)義組合肯定是都要在場的。
鄒靖著實將劉焉的的命令執(zhí)行到底,時刻倚重劉備。
所以還沒有等劉備開口,便徑直問道。
【玄德,黃巾賊子人多勢眾,我們該如何是好呀?】
聽到鄒靖的提問,劉備氣定神閑沒有急著回答,而是朝著孟懷安問道:“四弟,你以為該如何?”
孟懷安一天都在經(jīng)歷著指揮撤軍,安排安營扎寨這些具體的失誤,此刻早已是疲憊不堪。
之所以強忍著疲憊來參加這個小范圍的軍事會議,也是想要看看能不能有意外收獲。
進入軍賬后,也是立刻進入了走神狀態(tài),直到此時被劉備點名,這才收回了思緒。
似乎看出了剛剛孟懷安的游離,于是劉備把鄒靖剛剛的問題重復(fù)問了一遍。
聽到他居然征求自己的意見,孟懷安瞪大了雙眼。
“什么?,這么重要的事情還用征求我的意見?”
不過看到劉備認真的眼神,孟懷安也不得不提起精神思索。
雖然對于三國的大部分劇情都知曉,但是那也只局限于大方向,這么細節(jié)的東西誰會記得啊!
孟懷安本想和之前一般再裝一次萌新躲過去,但是一抬頭看到的是,劉關(guān)張臉上都展露著期待的神色。
咬了咬牙,孟懷安這才認真的分析起來。
這一世和上一世的理論功底加起來,總算讓他有了一些眉目。
沉吟片刻后,孟懷安試探地說道:“以我觀之,黃巾賊排兵布陣沒有絲毫章法,若想要以少勝多,需用奇兵?!?/p>
聽到他這么說,劉備的眼神之中閃過一絲欣慰,同時示意孟懷安繼續(xù)說下去。
【不如我們選擇一處適合伏擊的地點埋伏奇兵,對戰(zhàn)時我們佯裝敵不過,黃巾賊見狀一定會來追擊,待他們落入了我們的陷阱,那時和伏擊的兵馬一起前后夾擊,一定能夠取勝。】
聽完孟懷安完整的計策,其余幾人腦海之中已經(jīng)大概形成了完整的作戰(zhàn)計劃,再聯(lián)系到今天黃巾軍的表現(xiàn),頓時覺得可行。
劉備見幾人的神色,當(dāng)下便有了決斷。
【好,既然如此便依四弟之計謀】
【二弟,你領(lǐng)一千兵馬伏于山左,三弟你領(lǐng)一千兵馬伏于山右】
劉備指著沙盤上的一處地點,上面已有標(biāo)注,顯然此計劉備早已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