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書房。
李汲看著眼前伏案的武曌,悠悠道“長公主可是回來了。”
武曌聞言頭也不抬道“有影響么?”
李汲一頓,哈哈一笑“倒也是,那你準備拿誰開刀?”
“百官以誰為首?”武曌抬頭反問道。
李汲思忖片刻,幽幽道“吏部?”
武曌點點頭,目視寧王柔聲道“寧王殿下不想么?”
李汲一頓,微微點頭,淡淡道“可以,拿誰開刀?”
“吏部侍郎,郭景明”說著,武曌拋過去一份奏折“這是千牛衛(wèi)找到的證據(jù)”
啪~
李汲看也沒看,直接打飛,淡淡道“他不行”
聞言,武曌看向李汲的目光頓時變得幽深和玩味。武曌也不想用莫須有的罪名隨意sharen,畢竟對自己名聲有污。
郭景明身為吏部侍郎對外生活殷實,但絕達不到富庶的地步,可千牛衛(wèi)卻發(fā)現(xiàn)這位清正的吏部侍郎不僅有私宅,還在其中藏匿了大量金銀財寶。
大乾強盛不假,而且自從有了他弄來的五倍產(chǎn)量的稻種。大乾上下更是寬裕,便是百姓也有了余錢。五品官俸祿不低,但絕對攢不下這么大存量的財寶。
此人雖然行事周正,但這一大筆來路不明錢足以送他上路。
可眼下,李汲卻拒絕了。
答案顯而易見,這位自小在萬圣書院就學(xué)的寧王,恐怕也不像萬圣書院想的那樣盡在掌握啊。
她可是曾經(jīng)聽聞寧王李汲自幼在萬圣書院修習(xí)書院教義,深受九位先生贊許,更是親自為其主持結(jié)業(yè)典禮。
萬圣書院唯一一次逾越便是因為他。
彼時太上皇要分封各位皇子,年僅十六的寧王李汲便要求遠離洛京,為大乾永鎮(zhèn)天南。當時先皇李洵已經(jīng)是太子,太上皇覺得此舉確實可以,正準備答應(yīng)此事。
萬圣書院一系卻聯(lián)名上奏,以鎮(zhèn)南關(guān)貧瘠為由,要太上皇把江南道賦稅交予寧王。
此舉不亞于重立國中之國,有兵有錢的寧王會坐的???
太上皇當即打算拒絕,可沒想到,這是群臣共同決定之事。
滿朝文武,竟然不約而同的全部請奏答應(yīng)此事。
甚至天下各路節(jié)度使也紛紛來信。言辭懇切的請?zhí)匣蚀饝?yīng)此事。
此舉不亞于逼宮,也因此,太上皇知道了大乾不受控制了。
也是因為那次逾越,讓天下人看到了萬圣書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