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永和鎮(zhèn)時,也就巳時剛過,鎮(zhèn)上不少門店買賣才開張不久,因為不逢集,街上來往的人并不多,但因為是方圓百里最大的鎮(zhèn)子,這里還是有種繁華熱鬧之氣。
文安初來乍到,也不能貿(mào)然找個商鋪出貨,就先在鎮(zhèn)上的街道上轉(zhuǎn)悠起來,一是看看市場,二是找找藥鋪醫(yī)館,這次來主要任務(wù)就是給徐眉抓藥。
也算是他運氣不錯,就在他挑著擔子逛街時,他抓的山雞引來了一家酒樓老板的關(guān)注,那四只山雞個個活蹦亂跳,一看就是新鮮的野味,讓這位老板很有興趣。
一問價格又讓這位老板甚為欣喜,文安做生意一向是薄利多銷,出價很低,這四只山雞少說得有百十來斤,他只要二十個銅板,而要是以市場價來說,最少得要三四十文。
物美價廉,那個老板當然動心,很利落干脆的掏錢收貨。
賣了山雞,文安又拿出了那袋巖耳,那老板一見后又是一陣驚喜,這么大這么多巖耳他也是首次遇到,這東西可比那幾只山雞珍貴多了。
再問價格文安倒是有些猶豫了,在大河鎮(zhèn)他賣巖耳不多,也都是幾兩幾兩的買賣,而這袋子巖耳足足有四五斤,讓他估價還真是為難他了。
見文安沉默不語,那老板難免會多想,就以為文安會獅子大開口,如此多而又質(zhì)量好的巖耳也確實是很值錢。
那老板又怕這么好的貨會被同行看到,就先將文安拉到了自家店里,自然是打算和文安好好的討價還價一番。
見這老板如此鄭重,文安就沒有馬上出價,而他越穩(wěn)當就讓對方越會多想,最后這袋巖耳以五兩銀子成交,如此價格讓文安暗暗吃驚,而見到那老板眼中極力遮掩的喜色時,他知道這價格還是低了,原來這巖耳竟是如此值錢,下次可要注意,不能太便宜了。
收了銀子臨走時,老板還不斷叮囑文安,下次有這么好的貨一定要先來找他,他拍著xiong脯說,只要東西好文安有多少他就收多少,銀子不是問題,關(guān)鍵是貨好。
文安連聲答應(yīng),心里卻說,下次還是多轉(zhuǎn)轉(zhuǎn)吧,人家是貨比三家,我是要待價而沽,這次顯然是讓這家伙撿了便宜。
出了那間飯店,文安扛著木棍繼續(xù)逛街,見到藥鋪醫(yī)館就進,拿出藥方詢問,結(jié)果總是會少幾味藥,而且還都是主藥,連續(xù)兩家藥鋪皆如此,這讓文安怏怏不樂,不免有些憂心忡忡。
好在一家名為九芝堂的藥鋪沒讓文安繼續(xù)失望,藥方上的藥材齊全,不過價格也是不低,一副藥下來得要一兩二錢銀子,十副藥那就是將近十二兩,藥鋪伙計見文安衣著打扮實在是不像有錢人,就沒想到這個鄉(xiāng)下少年會掏錢抓藥,報完價格后,就將藥方遞了過去。
哪知道文安十分痛快地從懷里拿出了銀子,讓伙計照方抓藥,見到白花花的銀子,別說那伙計就是其他抓藥的人也是一陣驚愕,誰能看出來這樣一個窮小子會能拿出這么多銀子來,這真是人不可貌相??!
文安倒是沒在意大家的神情目光,在伙計抓藥時他在尋思,小眉的病還不知道吃幾副藥才能好,我得多多掙錢才行啊!明天還得進山,采巖耳再找些其他山貨,我記得聽人說過山里有種猴頭菇也很值錢,比巖耳好像還要珍貴,以前沒在意這個,現(xiàn)在可要多多留意了。猴頭菇是什么樣子來著……。
正尋思時,忽聽有人問道“這位小兄弟,這藥方所醫(yī)的病人吃過幾副藥了?”
說話的是一位年齡在五十左右,留著五綹長須男子,此人容貌清俊,文質(zhì)彬彬,穿著一身灰色長衣,很有點教書先生的樣子,他站在柜臺內(nèi),正拿著那藥方仔細看著,說話時眉鋒微皺,若有所思。
文安微微一愣,隨即就聽正在抓藥的伙計介紹道“這是我們九芝堂的東家,也是永和鎮(zhèn)最有名的大夫……”
沒等伙計說完,那東家笑著道“鄙人張九齡,是這家藥鋪的掌柜,懂得點醫(yī)術(shù),萬萬談不上永和鎮(zhèn)最好,伙計夸大其詞,讓小兄弟見笑了?!?/p>
文安見他氣度不凡,言語謙和,不覺心生好感,也知道他在自謙,忙道“張大夫好,你是覺得這方子有問題嗎?”他知道張九齡不會無故發(fā)聲,不免忐忑不安。
張九齡含笑道“方子沒問題,這藥方定是出自名家之手,如果對癥,病人服藥后病情定會有所好轉(zhuǎn),我想知道的是,病人已經(jīng)用過幾副藥了?!?/p>
文安想想道“已經(jīng)吃過十副藥了,她是好了很多。”
張九齡微微點頭道“病人久咳不止,肺虛氣弱,又是少女,這方子是很對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