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氏卻道:“父親,袁頌自然是好孩子,可衡兒亦不差。袁家如今不過相看,我杜家卻已實實在在上門提親。擇婿看的是人,又何必拘泥于先來后到?”
見小女兒已毫不掩飾對自家侄兒的偏袒之意,容老先生捋須微笑:“若蘭,你如今總算也能體會為父當年的用心良苦了吧?”
然而,老先生話鋒一轉,神色肅然,道:“不過,我與蘇建榮早已有言在先。向蘇家提親之人,須得經我點頭,他方能做主。但凡我不允,他便不能私自替螢兒定下親事,哪怕他是螢兒的父親?!?/p>
“所以,袁頌也好,杜衡也罷,于我而言皆是好孩子。至于螢兒最終同誰結親,還得由他蘇建榮來定。”
容氏聞言,眉間不免添了幾分愁色。這親事究竟花落誰家,除了那虛情假意、假扮慈父的蘇建榮,竟是誰也做不了主。
見父親已然下了定論,她便不好再多言,目光緩緩移向一旁靜坐的母親。從前在信中,她曾追問過,除了那筆銀錢,父親還允了蘇建榮什么,才令他肯將螢兒的婚事先交由容家首議??杀藭r問不出來,如今依舊無果。容氏思來想去,只能轉而從母親處探一探口風。
……
因擔心林氏會借機為難螢兒,容氏一早便派人去蘇府接應。誰知,接人的馬車走至半路竟打道回府,跟著馬車同去的清云匆匆來報:“表小姐到了?!?/p>
不僅是容氏,容老先生與老夫人也趕忙起身去迎。只是這腿腳已不如從前,沒走多遠,便瞧見外孫女先行至跟前。
再次見到掛念數(shù)月的外孫女,二老自然欣喜非常,尤其是容老夫人,眼角已有淚意,此刻正握住蘇螢的手,細細打量。
數(shù)月前,未免生變,老兩口給了蘇建榮和林氏索要之物后,便托人連夜雇了船將外孫女送走。
兩位老人互相倚靠著立于岸邊,看著那條雇來的小船消失在茫茫天色之中,心底凄涼一片。
事出緊急,他們連個丫鬟都顧不得讓外孫女帶上。盡管書院不比那富貴人家,可螢兒好歹也跟著他們過了數(shù)年無憂無慮的日子。到頭來卻只身一人凄涼上京,實是無奈之舉。
好在,如今外孫女平安歸來,老人家懸著的心終于徹底放下。
容氏自然瞧出父母對螢兒的關心與歉疚,為免二老因神傷而傷身,便故意嗔道:“父親、母親,女兒昨日回來,怎不見二老如此關愛?再者說,螢兒在京城由我照拂,難道二老還擔心女兒虧待了她不成?”
一番插科打諢之下,才讓兩位老人家稍稍收起了傷感,親自領著外孫女回屋再敘。
待蘇螢與外祖父母磕頭問安之后,姨甥二人才有了獨處的機會。
蘇螢有些為難,她知道一個姑娘家是不能將親事掛于嘴邊,可終究忍不住,遲疑片刻,低聲道:“姨母,袁家,”
話未說完,蘇螢已漲紅了臉,只將“袁家”二字說出口,其余的卻怎么也接不下去。
容氏原不想讓螢兒知曉袁家已有相看之意,未料外甥女早已聽聞。見她如此模樣,便知她心中所想,為免她多思,容氏覆上她的手,柔聲道:“袁家的事我已知曉。不過,這不是你要操心的事,兩日后的及笄禮才是你該放在心上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