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宋朝四人走出大唐城,霜打茄子般的三人,還有神清氣爽的李清照。
曾鞏混沌著腦袋,開口道:“我若是沒記錯的話,今日,是后世中秋吧?”
是喔,這四人這才想起,今兒個是中秋啊,怎么不是在論策就是在論戰(zhàn)?
時值中午,游客也漸漸多了起來,基本上都是在等中秋活動的。
或者說已經(jīng)開始了。
在遠(yuǎn)離朝政歷史的地方,大唐的糕點師傅們也開始折騰了。
“來瞧一瞧看一看嘞!陛下吃了都說好的大唐月餅呀?!?/p>
相傳唐朝人中秋節(jié)吃餅的習(xí)慣……好吧,不中秋也吃餅,各路傳說反正就是說唐朝人中秋得吃餅,史載有月餅一詞則是得到明朝,或者說,到明朝時,月餅才成了如今熟知的樣子。
但唐人師傅們也有活整的,一塊塊的小盒子,刻唐賢今人詠月詩詞于其上,找的李世民褚遂良他們出帖子,直接打印機(jī)批量出來后,木工師傅們猛干半個月的產(chǎn)物。
這叫典藏版,還被唐朝人搞出個限量出來,盒子精巧,嚴(yán)絲合縫的,算不上名貴的現(xiàn)代木料被搞出個藝術(shù)品的樣子,頗有種買櫝還珠的感覺。
打開一看,里邊和出土文物似得,西州挖出來的啥樣,這里邊的就啥樣,花式繁多,但基本都保持個圓形的樣子,月餅嘛。
被曾鞏點了題的蘇軾轉(zhuǎn)眼就沒了,子固好提議,我先去找吃的了。
月餅攤位前,蘇軾盯上了一塊寫著自己詞的盒子。
“店家,我想問問,為何這唐朝的餅盒子,有宋人的詞呢?”
這版權(quán)費都沒給??!
做月餅的師傅一邊揉著面,一邊笑嘻嘻道:“哎呀額也不認(rèn)識啥字,他們拿來就是這樣的了,都是陛下和官老爺他們寫的嘞?!?/p>
一旁打下手的小徒弟倒是吹起來了:“那個,褚大人說,這叫那個什么,聯(lián)動,嗯嗯,唐宋聯(lián)動?!?/p>
“可是,不是說還原大唐的味道嗎?這詞你們那會還沒有呀,給我來兩個豆沙的,那個蓮蓉蛋黃的也試試?!碧K軾發(fā)出疑惑的同時還不忘點菜。
“吃虧呀我們大唐,太白,退之,五仁的能吃不?還是要程咬金搞的麻辣牛肉的?”
褚遂良的聲音在蘇軾身后響起,還跟著兩遮住自己臉的人,正是感覺盛名過甚也是種煩惱的李白韓愈二人。
好不容易輔導(dǎo)完一批人,聽杜甫說下午晚上人更多,走!馬上走!這文魁閣,誰愛待誰待!游客的孩子我不接待!
索性就跟著褚遂良出來找吃的了。
杜甫和張九齡則是和曾鞏蘇轍在那互相客氣,整的和未來杜工部提前上線似得。
“褚相公呀,失禮失禮,那個,什么吃虧呀?店家再來個麻辣牛肉的試試?!碧K軾行了一禮,也不忘點上程咬金精選。
牛肉可不多見,不吃才叫虧。
褚遂良指著身后人道:“你們看啊,這四個,文名沒的說吧,你們范仲淹說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岳陽樓,我們也沒地收版權(quán)費不是?都來景區(qū)了,走兩步就到宋了,大方點嘛,好詩好詞一起品對吧。
店家,東坡先生的賬我來結(jié)?!?/p>
準(zhǔn)備掏錢的蘇軾把手又往袖子里一收:“有道理!多謝褚相公了?!?/p>
“東坡先生說啥?”
“有道理呀?!?/p>
“后一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