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路上,文帝給云厲母子說了很多他此番巡視過程中遇到的事。
什么被云錚怠慢、逼迫、威脅之類的話,那是張口就來。
還說云錚要以朔方取代定北的位置,要加強對西北都護府和北桓等地的控制。
說到獨孤策的時候,文帝又不住的嘆息。
獨孤策倒是沒有背叛他,還念著他的好。
但獨孤策已經被云錚架空,除了空有北府軍副帥之名外,根本沒有實權。
統(tǒng)領西北都護府的駐軍的,全都是云錚的心腹。
獨孤策那邊,基本指望不上了。
唯一能指望,就只有秦七虎了。
秦七虎從去到朔北到現(xiàn)在,立下無數戰(zhàn)功,甚至還數次救云錚于危難中,但云錚卻處處提防著秦七虎,直到現(xiàn)在都只讓秦七虎統(tǒng)兵三千。
而那些比秦七虎功勞小得多的人,早就已經統(tǒng)兵上萬了。
秦七虎心中早有怨言,在秦六敢的勸說下,答應暗中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并找機會扣押云錚,將其押送皇城。
不過,云錚身邊的親衛(wèi)軍太多,在沒有一定的把握前,秦七虎不敢輕舉妄動。
另外,文帝此番巡視發(fā)現(xiàn)了西北都護府和朔北最致命的問題。
那邊物資短缺,物貴錢賤。
而且,云錚還跟北方蠻族結怨,需要提防北方蠻族。
再加上北桓雖然稱臣了,但北桓對于云錚多次削弱北桓的舉動十分不滿,他此番前往狼神山祭天,更是激怒了北桓。
云錚雖然手握重兵,但要用兵的地方也很多,短期內不敢再發(fā)動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
這也是云錚不敢直接造反的根本原因。
當然,朝廷也不能把云錚逼得太狠,不要試著去激怒云錚。
否則,云錚很可能直接放棄西北都護府,率領大軍出北麓關。
真到了那個時候,最好的情況就是,朝廷靠著貫穿大乾東西兩向的祁江天險擋住云錚的兵鋒,跟他劃江而治。
可對朝廷而言,就等于丟失了半壁江山。
文帝一路跟云厲母子說著,也在一路嘆息。
云厲聽在耳里,急在心里,還得寬慰時不時就發(fā)怒的文帝,別提多難受了。
他們回到皇宮的時候已經比較晚了。
但文帝還是第一時間前去查看地薯。
那些地薯已經長成了,但云厲一直沒讓人收獲,就等著文帝回來,讓文帝親眼看看他種的這些地薯的收獲如何。
文帝連夜叫人挖了一壟地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