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富聽了老娘的話,一攤手。
“媽,我都算著呢。
蓋房子都是村里人幫忙,買磚上梁也就900多塊錢。
我媳婦兒彩禮300。
進了村之后,吃飯都是村里一起。
你還花過啥錢?
這些年,村里分的錢,好幾千塊。
結果我們手里一毛錢都拿不出來,跟人打牌都沒人帶我和二富。
丟不丟人?
我們又不是小貓小狗,給口吃的就搖尾巴。
媽,該分家了,以后村里發(fā)錢,也得算我們一份兒,要不我覺得活著沒意思?!?/p>
應老太太聽了兒子的話,氣得心口疼。
她是自己存了不少錢,可她一個老太太,留點過河錢,心里有底,活得踏實,她有錯么?
年輕人不知道錢來的不容易,給了他們,只會胡花掉。
自己幫他們攢錢,還有錯了?
她求助似的看向二兒子。
“二富,你說句公道話,媽這些年幫你們攢錢,給你們帶孩子。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
你們可不能這么忘恩負義啊?!?/p>
趙二富眼里閃過不忍之色,可看著媳婦兒的眼睛,他只能堅決的搖頭。
“媽,咱家算上你和爸,六個大人啊,這些年分到的錢到底有多少,你心里沒數(shù)么?
結果呢,問你要錢就說沒有。
再說就非打即罵的。
我們想去鎮(zhèn)里趕個集,都像要飯的似的,腦袋耷拉著。
看別人買新衣服,買墨鏡,買收音機,甚至買熊貓電視。
可咱家呢?
到晚上你連燈都不讓點。
這日子我們真沒法過了。
我們也沒別的要求,以前的錢,你多少拿出來一些,給我們分點。
以后的錢,絕對不能再給你了,我們自己的錢自己拿?!?/p>
應老太太手都顫抖,指著老二的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