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就由你去迎戰(zhàn)雅礱使臣,可有異議?”
“臣無異議。”墨珣拱手答道。
宣和帝這般點名叫他出來,問上一句“可有異議”不過是順口罷了,就算墨珣當真有異議那也不能在這個時候說啊,這不是給大周丟人嗎?!
涂察克見宣和帝叫了人出來,便也打量了站在殿中的墨珣一番。待宣和帝與墨珣對話結(jié)束,涂察克才開口道:“這位是……”
“翰林院修撰,墨珣。”墨珣聽到涂察克問,也不等別人替他回話,這就轉(zhuǎn)過身回答了。
涂察克了然地點點頭,他來大周之前也了解過大周的官銜,知道“翰林院”的官就是等同于是文官的意思了。
這么看來,大周的皇帝也沒有騙他。
涂察克身邊的那名文官這就起身,“審判官,呼巴哈?!?/p>
墨珣點點頭,算是同呼巴哈打過了招呼。
現(xiàn)下兩邊的對戰(zhàn)人員都已經(jīng)挑選出來了,墨珣便退到了那十名御林軍身邊,等候宣和帝發(fā)話。
豈料,宣和帝還沒來得及開口,這個呼巴哈便又對墨珣說道:“在我們雅礱,就算是你這樣年紀的漢子也已經(jīng)能成為一名武士了?!?/p>
墨珣沒有接茬,只是略微莞爾,再次對他頷首示意。
宣和帝的意圖看來是被呼巴哈看破了——從剛才吏部尚書所說的那些人之中,宣和帝一時也不知選誰才能贏得穩(wěn)妥。九名御林軍同雅礱的武士比武,如果全贏了,那固然是好,沒能全贏也不打緊。但文官就這么一個,輸了那丟的就是整個大周讀書人的面子……宣和帝既然挑不出人,就從這些人里選了個年紀最小的。
宣和帝是不知道呼巴哈究竟幾歲,但看他留的那個胡子,瞧著也不可能比墨珣小。
墨珣若是贏了,皆大歡喜;但如果輸了,那也可以推說成是墨珣年紀小……
墨珣覺得呼巴哈也算是給宣和帝留面子了,沒有當面直接點破,宣和帝也可以完全不認。
宣和帝當面自然不好再說什么,這就只將胡巴哈的話當做是呼吧哈與墨珣兩人之間的交談罷了。
適才說好的比武,那此時不便耽擱,宣和帝這就問起了涂察克想如何比試。
既然對方為客,要彰顯大周的待客之道,宣和帝這就把決定權(quán)交給了對方。
涂察克倒也沒有說出什么刁鉆的話來,畢竟他此次到大周來的目的是為了請婚,又不是來跟大周鬧矛盾的。
“不如這樣,刀劍無眼,就以棍棒和摔跤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