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節(jié)時,看宣和帝都心情,要么帶上內(nèi)命夫到行宮里去玩,要么在宮中宴請朝臣,又或者干脆就由皇貴君安排。
今年的上元節(jié),宣和帝顯然是沒什么心情大肆操辦,畢竟洪水剛退,他作為一國之君,理應(yīng)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正月十五,墨珣在家中用過了元宵之后,便領(lǐng)著林醉到外頭賞燈了。
待兩人行至祥元花燈的攤子時,正如過往的幾年一樣,攤子前已經(jīng)是人山人海。
墨珣見林醉正盯著花燈的攤子看個不停,“恐怕以后都沒辦法再給夫人送‘祥元花燈’了?!?/p>
林醉知道墨珣會錯了意,只是搖搖頭。他既然已經(jīng)知道了祥元花燈的“內(nèi)幕”,那么現(xiàn)在看到人頭攢動的情景只想要會心一笑,并沒有什么可惜的想法?!胺蚓羞@份心就好了?!?/p>
其實,就林家的實力,想要像祥元花燈那樣精致的宮燈一點都不難。林醉在意的也并不是什么祥元花燈的名氣,而是這個宮燈是由誰贈予的。
現(xiàn)在墨珣已經(jīng)在身邊,那林醉的在意點也就不再是那個宮燈了。
墨珣的想法與林醉的恰恰好相反,對墨珣來說,什么心意都不如切實的東西來得實在。像以前他還在徽澤大陸,如果有人過來拜訪,兩手空空,那可是連山門都進(jìn)不來的。
林醉以往也有跟墨珣一起共度過上元節(jié),只是每一次體驗都十分不同。以往兩人需得恪守禮教,就算是同游、共賞花燈,兩人也不看可能像現(xiàn)在這也靠得這么近,而且墨珣還這么一路都牽著他的手。
雖然是隔著手捂子。
感覺很新奇,兩人在這一路上明明沒有說很多的話,但林醉就是覺得很安心。
因為每年的上元節(jié),京城之中的大街小巷全都堆滿了人,墨珣也不好松開林醉的手,免得到時候走丟了又難找。更何況他至今還記得青松、雪松險些被拐的事,哪還敢撒手?
“夫人還記不記得以前送過我一個花燈?”
走著走著,墨珣見身旁經(jīng)過的哥兒漢子手中都提了花燈,兩人手中卻什么都沒有,倒顯得突兀了。
林醉忽然聽到墨珣這么問,仔細(xì)想想,似乎有這么回事。那事兒應(yīng)當(dāng)是好多年前了,所以林醉倒是記不清自己送了墨珣一盞什么燈,卻清晰地記得那是他第一次收到墨珣送的“祥元花燈”。
墨珣問的時候其實并不指望林醉會記得,畢竟是很多年前的事了,而那時林醉也不過就是個半大的孩子罷了。
想到這里,墨珣便也不打算再揪著這個話題不放,“不如今年夫人再送我一個?”
林醉略顯詫異,但卻并未對墨珣的提議表示異議?!胺蚓矚g什么樣的花燈?”
“夫人覺得我適合什么樣的?”
滿街的花燈,當(dāng)真是任君挑選。
墨珣其實對花燈并沒有過分執(zhí)著,只是整條街上人手一個,而他倆也不過是在路上漫無目的地走,確實有些無聊。
林醉若有所思地點頭,“那……若是我送了,夫君可不要嫌棄。”
找點事做罷了,又怎么會嫌棄?
“只要是夫人送的就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