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貴君心知宣和帝此言有理,可是錢丞相剛死,這就要把人從屋里娜出去,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吧!
太皇貴君不悅地說:“難道就不能等到出殯之后再搬嗎?”
宣和帝微微笑了一下,卻是十分舒心的笑,但說出來的話卻是冷的?!斑@里是‘丞相府’,錢家早在一個月前就該歸還了。朕給了錢家足足一個月的時間,錢家都沒能把事情辦妥,現(xiàn)在怎么?還覺得是朕不近人情嗎?”
太皇貴君嘴上動了動,最終還是說了句,“錢相可是你的外祖父!”
宣和帝“嗯”了一聲,不置可否,“正因為他是我的外祖父,我才容了他一個月的時間,否則禮部早就來攆人了。”
錢校尉乍一下聽到宣和帝這么說的時候已經(jīng)有些慌神,可打從太皇貴君說話起,他就已經(jīng)閉嘴在一旁了。
太皇貴君愿意為錢家出頭,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他與宣和帝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宣和帝發(fā)話讓錢家人搬,他只有閉口搬家騰屋的份,哪里還能像太皇貴君這樣反駁宣和帝呢?
像眼前的這種“神仙打架”,他還是在一旁安靜看著就好。
本來按照大周的例律,官員致仕、被貶、亡故,確實是該將宅院歸還??墒牵敵醺赣H還在世的時候沒開口,他這個當兒子的只以為父親心中有成算,自然也就不提。
現(xiàn)在想想,倒有些掩耳盜鈴的意味了。
人走茶涼,大概也就這樣了吧。
太皇貴君有些著急,說話也就沒顧上那么多了?!翱墒清X相尸骨未寒,你就……”如果今日錢家人真的扶著棺槨從錢家出去了,那又算個什么事呢?
錢家雖是在京里也置辦了房產(chǎn),倒不至于沒房子住。
但是,哪有將棺槨從這家扶到那家的道理?
整個京城的人怕是都要來看錢家的笑話了!
太皇貴君看著宣和帝的笑臉,不知怎么竟覺得他的笑容十分瘆人。明明嘴上正說著不近人情的話,卻配著這樣一張笑臉……不知怎么,太皇貴君腦子里猛地閃過了一個十分匪夷所思的想法——宣和帝怕是早就已經(jīng)在心里盤算好了。今日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也是早都想好了的。
宣和帝一聽太皇貴君還要跟自己繼續(xù)爭論下去,當即就沉了臉,“朕已經(jīng)很給錢相面子了,太皇貴君還待如何?!”
宣和帝和錢正新也算是打了半輩子的交道,知道他不會那么輕而易舉地服軟。就是在早朝的時候提出“致仕”,那也不過是要做做樣子罷了。
真要讓錢正新放棄這么大半輩子的榮華富貴,讓他回鄉(xiāng)下去頤養(yǎng)天年?
不可能的。
所以,才會有了今日這么一出。
這件事,要從律法上來講,確實是錢正新的不對;但從“孝道”的角度來看,宣和帝也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