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帝先是一掃而過,而后又重新看了一遍這個奏折。
看起來倒像是個請安的奏折,雖說有提到地動,那也不過就是了了兩句了事。
宣和帝從這個奏折的字里行間,都能感覺出薊州總兵對地動的不以為意。
薊州這地方倒是,每年都會有地動,但情況都不是很嚴(yán)重,上這么個奏折提上一句也是正常。
這么想著,宣和帝便將手中的奏折一合,“還有別的什么事嗎?”
年太尉聽到宣和帝這么問,便站了出來,“敢問皇上,那幾個雅礱來使該如何處置?”
總不能一直就這么關(guān)在天牢里吧?
而且,這些人到了時間還沒回雅礱,雅礱那邊也必定也會過問的。
如果宣和帝是真的想打仗,那也該早早跟他們說上一聲,好叫他們早有準(zhǔn)備才是。
宣和帝一時間沉默了下來,也不知他是沒想好要如何處置那些人呢,還是沒想到自己新年的程來?!蹦晏拘南?,既然皇上要跟他打太極,那他就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這其中最主要的,還是看皇上怎么想?!?/p>
年太尉知道自己這些話若是不能一口氣說完,那皇上肯定又有話說。年太尉不等宣和帝開口,便繼續(xù)道:“若是皇上要追究雅礱的責(zé)任,那就依著我們大周的律法來;若是要給雅礱大王留個面子,那就先把人關(guān)著,看看雅礱那邊怎么做?!?/p>
年太尉這樣一番話,既回答了宣和帝的問題,又把自己的問題拋還給了宣和帝。
墨珣在殿外聽著殿內(nèi)的人還在討論這個陳芝麻爛谷子的事,險些走了神。
宣和帝這個時候怎么可能給年太尉一個準(zhǔn)確的回答呢?
怎么都得等到雅礱那邊傳出“五翁主”的死訊,這才好一并算總賬吧?
否則,就一個錢丞相的死,要讓雅礱認(rèn)賬,要大周發(fā)動戰(zhàn)爭,怕是堵不住悠悠眾口的。
墨珣當(dāng)初隨五翁主到雅礱,就已經(jīng)用了近一年的時間。
當(dāng)然,一開始的時候,因為五翁主鬧這個鬧那個,耽誤了不少功夫。后來,五翁主失蹤,換了個假翁主頂替,雖沒有像真的五翁主那么能拖延時間,但也因為害怕被涂察克發(fā)現(xiàn),還是延續(xù)了五翁主的做派,拖拖拉拉。
回程的時候,墨珣就是“逃命”了。那時候速度是快了不少,但還要顧及林醉、洛池、洛澗他們這些哥兒,墨珣又不能御劍飛行、日行千里……這樣也用了小半年了。
這次,宣和帝應(yīng)該是早有部署。可從這里透消息到雅礱,再從雅礱把消息傳回來,半個月時間還真不知道夠不夠呢。
不過,別說是年太尉急、滿朝文武急,怕是宣和帝自己也急得不行。